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作者

代世珍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 663099

摘要: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逐渐养成的,具备数学基本特性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其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六个关键维度。

在当下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大环境里,把核心素养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意义重大。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还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不过,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渗透方面仍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深入钻研并探寻行之有效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渗透策略研究

引言

本文着重探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开篇先阐释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在含义及其重要价值,剖析当前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渗透环节所面临的问题。随后,从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教学方法的合理选用、教学评价的科学优化等多个角度,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并借助实际教学案例详细说明这些策略的实施路径。文末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着重强调持续探寻核心素养渗透策略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意义 。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逻辑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得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直观想象是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数学运算是根据数学规则进行数学运算以解决问题的素养;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素养。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

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让学生记住公式、定理,能够解题,而没有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二)教学内容挖掘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充分揭示数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只是简单地给出定义,而没有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抽象的过程去理解概念的本质;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只是注重解题步骤和答案,而没有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

三、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设定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至关重要,它犹如航海中的灯塔,指引着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将其全方位融入教学目标体系之中。以“函数的概念”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单纯让学生记住函数的概念远远不够。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各类实际问题,像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销售问题中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联等。从这些丰富多样的实际情境里,抽丝剥茧,提炼出函数的本质特征,这一过程能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同时,在得出函数定义和性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一步一步推导,从而深刻理解函数知识,切实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资源,需要教师用心钻研、深度挖掘。就“立体几何”教学而言,其对于培养学生多种核心素养有着独特的价值。在教学起始阶段,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复杂而精美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形状、结构以及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直观的空间形象,以此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当进入到几何定理证明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已知条件,按照严格的逻辑规则进行推导论证,每一步推理都要有理有据,这无疑是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绝佳契机。在面对实际的空间问题时,如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测量山体体积等,教师鼓励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所学知识求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引入生活中诸如装修房间计算材料用量、规划旅行路线等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灵活调用多种核心素养,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问题导向教学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问题导向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备启发性,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以“数列”教学为例,教师提出“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列模型”这一问题后,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瞬间点燃。他们会主动思考生活中涉及数列的场景,如每月储蓄金额的变化、树木生长高度的规律等。接着,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分析问题的特点,还要尝试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构建数列模型,这一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同时,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需要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为初中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概率统计”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活动。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设计调查问卷,有的负责在校园内或社区中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有的则运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结语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基于核心素养设定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素养、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初中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 彭晓芹;张正安.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22)

[2] 混合式教学视角下构建初中数学概念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 吴聿戬.教师,2022(35)

[3] 初中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尝试——以湘教版新教材的应用为例[J]. 陈军.数学教学通讯,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