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群文阅读模式应用分析

作者

田英

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第一小学 8312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本文聚焦于小学语文高段教学,深入分析群文阅读模式在该阶段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群文阅读的概念及特点,接着探讨其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包括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等方面。然后详细分析群文阅读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如合理选择群文主题与文本、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等。最后针对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小学语文高段教师更好地运用群文阅读模式提供参考,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教学;群文阅读模式;应用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阅读教学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思维的拓展。群文阅读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引导学生在多篇文本的比较、分析、整合中提升阅读能力,满足小学语文高段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群文阅读是指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师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一种阅读教学过程。它打破了传统单篇阅读的局限,将多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多文本的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形成对知识的系统理解。

(二)特点

议题性:群文阅读有明确的议题,这个议题可以是一个主题、一种写作手法、一个人物形象等。所有的文本都围绕议题展开,使阅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多文本性:区别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强调文本数量的多元性。一般会选取3-5篇甚至更多的文本,这些文本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视野。

自主性: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有更多自主阅读、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教师不再是主导一切的角色,而是引导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增加阅读量:小学语文高段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量积累。群文阅读通过一次性提供多篇文本,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满足课程标准对阅读量的要求。

提高阅读速度:在群文阅读中,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浏览多篇文本,提取关键信息。长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信息筛选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阅读。

(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比较分析思维:面对多篇文本,学生需要对不同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点。这种比较分析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批判性思维:群文阅读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思考和评价,不局限于单一观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

三、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选择群文主题与文本

结合教材与学情确定主题:主题的选择要紧密结合小学语文高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可以根据教材单元主题进行拓展,如教材中有关于“自然美景”的单元,群文阅读主题可以设定为“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科幻世界”“动物趣事”等,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精心挑选文本:文本的选择要注重多样性和互补性。既要涵盖不同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又要在难度上有所梯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水平。此外,文本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主题下,可以选择描写不同自然景观的散文、介绍自然现象科学原理的说明文以及赞美大自然的诗歌等。

(二)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导入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提问等方式引入群文阅读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动物趣事”主题阅读前,可以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物视频,提问学生对哪些动物感兴趣,从而引出群文阅读的内容。

初读感知:让学生快速浏览群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每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大意。

精读研讨: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对文本进行精读,组织小组讨论。例如,在“描写人物的群文阅读”中,让学生讨论不同文本是如何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比较各种描写方法的效果。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适时给予指导。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围绕群文议题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问题要有层次,从简单的事实性问题到深入的理解性、批判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角色扮演法: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群文,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文本中的角色对话和行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群文阅读模式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问题

文本难度把控不当:如果选择的文本难度过高,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难度过低,则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群文阅读涉及多篇文本,容易出现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导致教学进度过快或过慢,影响教学效果。

(二)解决措施

精准评估文本难度:教师在选择文本时,可以通过试读、参考相关资料等方式,准确评估文本难度。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本进行适当改编或分层处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优化教学时间管理:在备课时,教师要合理规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可以提前预设好每个环节的大致时间,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控节奏,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结语

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和增强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在应用群文阅读模式时,要合理选择主题与文本,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注意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群文阅读模式的优势,为小学语文高段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方法探析.胡雷.小学生(下旬刊),2024(01)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赵雪梅.名师在线,2023(14)

[3]浅析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杜庆芳.当代家庭教育,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