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作者

刘铭 

武冈市龙溪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武冈 424400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交流频率提升,二胡演奏艺术发展中存在较多的机遇与挑战。怎样在尊重及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进行创新,是演奏者及音乐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二胡属于一种传统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现阶段,听众需求具有多元化特点,为了促进二胡演奏艺术发展,本文主要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文中先分析了二胡演奏艺术的特点及影响力,之后分析了现状,并且提出了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创新发展

二胡发展历史悠久,传统二胡演奏技巧及曲目的文化价值深厚,同时存在演奏形式单一的问题,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因此,分析及研究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在确保二胡文化根基的基础上,促进二胡艺术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1、二胡演奏艺术的特点及影响力

1.1传统技艺特点

第一,演奏技巧特殊。主要体现在几方面:首先,弓法。二胡演奏需要借助特殊的弓法,演奏者利用马毛弓在两个弦之间拉动。弓法的使用关系到音色,另外,控制其速度与力度,能够产生不同的音效。传统弓法较多,演奏者只有掌握不同的技巧并且准确的应用,才能有效的表现特定的情感,展现不一样的音乐风格[1]。其次,指法。其中包含较多技巧,如滑音、按弦以及揉音等。演奏者用手指在弦上移动及按压,可以表现不同的音色和表现力。尤其是“滑音”的应用,能够让音符间的连接更流畅,提升表现力,更好的传递情感。最后,音色表现。这种乐器的音色清晰、动人心弦、圆润、优美动听,因为音色多变,因此,可以满足不同环境及演奏要求,展现出丰富的意境及情感。演奏者准确的控制弓,如力度、速度及角度,可以形成不同的音色。在传统曲目演奏中,人员会利用不同的技巧营造特定氛围,如针对悲伤的曲调,演奏人员会应用柔和的音色,而在欢快的曲调中,演奏人员则使用明亮的音色。比如“赛马”、“二泉映月”及良宵引“等曲目,除了旋律的感染力很强之外,对人员的演奏技巧具有严格的要求。所有传统曲目的背景故事以及要传递的情感存在差异,演奏人员只有深度、准确的理解曲目内涵,才能更好的演奏曲目[2]。

第二,文化传承与教育。二胡演奏艺术传承主要是师承关系,以往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前辈演奏者会面对面提供指导,让演奏者学习技巧,积累经验。在教育中除了教授技巧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内容,如文化背景、音乐理解和情感表达等。因为二胡演奏者经常参加传统节庆以及民间活动,借助现场演出的方式展现及推广二胡艺术[3]。基于这样的方式,除了能够锻炼及提升演奏人员的表演能力之外,还能传播及弘扬传统文化。在演出过程中,能够为更多人展示二胡,吸引年轻人学习。

第三,在二胡创新中保留传统技艺是演奏艺术发展的基础。演奏人员在创新的过程中,均要先学习及参考传统技艺,保证音乐根基。很多演奏人员在创作新的曲目时,会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进行结合,形成特殊的演奏风格。还有演奏人员将二胡和其他乐器进行组合,也是对音乐形式的一种创新,可以进一步提升二胡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群关注。

1.2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胡是传统乐器,演奏艺术受到传统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音乐表现形式、情感表达、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第一,立足于二胡的文化背景及历史发展情况层面而言,其起源及发展和历史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胡产生于唐代,承载了很多文化元素,特别是中亚地区音乐文化影响。在二胡发展中,逐渐加入了地方文化,变成民间音乐中的一部分[4]。演奏风格受地方文化影响,各地方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存在差异,自然演奏风格不同。这也让各地方的二胡演奏人员在曲目选择、演奏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江南地方主要演奏细腻柔合的风格,北方则演奏豪放激昂的风格,有利于丰富演奏艺术。第二,受文学艺术影响。首先,诗词与音乐结合。一些二胡曲目均是结合古诗词创作的,如“春江花月夜”、“杏花天影”等,在演绎这样的曲目时,除了要把握音乐旋律之外,还要准确的理解诗词的意境,从而提升演奏效果。比如“杏花天影”就是结合南宋音乐家姜夔的同名歌曲改编而成的,原词描绘了冬日里的小舟在江面上缓慢行驶的情景,具有诗意以及画面感,二胡乐曲通过音乐传达原诗词的意境及情感,让听众可以感受到诗词中的情感及美丽的景色。其次,戏曲文化影响。很多传统戏剧中去运用了二胡,将其和戏曲文化进行结合。二胡演奏除了是音乐伴奏之外,还可以传递特定的情感,促进剧情推动[5]。基于细腻的演奏,能够更好地表达不同角色的情感,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听觉享受。再次,二胡能够承载民俗文化。很多民俗及节庆活动中均离不开二胡,其是一种重要的乐器。其演奏能够创造良好的氛围,提升人们的参与度。二胡演奏艺术除了是音乐表现之外,还是情感寄托。一些曲目中均会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不同感想、对社会的反思等,这也让二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音乐传递不同情感,加强人际关系[6]。第四,受哲学思想影响。传统哲学对二胡演奏艺术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儒家及道家思想。前者提倡情感表达,后者提倡自然和谐,这些在二胡演奏中均有呈现。演奏人员在演奏曲目时,需要准确地把握节奏及音色,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2、二胡演奏艺术现状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二胡艺术,很多音乐家及演奏者均进入该领域。其除了重视传统曲目之外,还在探索新的音乐表现方式以及演奏风格。第一,很多演奏者参与国内外的比赛及演出,得到了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也传播了二胡艺术。第二,很多学校设置了专门的课程,培养了大量人才。除了教授传统演奏技巧之外,还培养创新及创造能力[7]。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包括理论、曲目分析以及技巧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门艺术。第三,现代演奏者在维持传统技艺的前提下,引入现代元素,对演奏方式进行创新。比如将二胡和电子音乐、jazz、流行音乐等进行结合。部分演奏人员改编或重新创作传统曲目,以适应当前人们的要求。还可以将二胡和戏曲、舞蹈、其他乐器等进行结合,拓展演出形式。比如将其和西洋乐器进行组合,能够提供新的体验,吸引年轻观众。第四,现阶段,二胡在舞台剧以及影视配乐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可以提升二胡的艺术价值。虽然二胡艺术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存在竞争问题。当前音乐形式多元化,导致传统乐器受众群受到影响,演奏者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吸引更多听众受众,促进二胡演奏艺术可持续发展。

3、二胡演奏艺术创新发展

3.1曲目及风格创新

第一,很多演奏人员在面对经典曲目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及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演奏人员基于调整力度、速度及音色,能够让传统曲目具有新的活力,适应现代观众要求。第二,全球文化交流加强,一些演奏人员试着将国外的音乐作品改编成二胡曲目,这样的方式可以补充二胡曲库,促进艺术多样性发展,吸引更多受众。第三,很多现代作曲家为二胡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其中融合了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体现二胡的灵活性。比如部分演奏人员与作曲家探索实验性音乐,将二胡和即兴演奏以及电子音乐等进行结合[8]。即兴演奏已经在二胡演奏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很多演出人员均在演出中加入这一环节,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以及音乐风格。即兴演奏对演奏人员的表现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样能够丰富演出,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加强和观众的互动。第四,现代二胡演奏中加入了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了新的风格。比如将流行乐、民间音乐、世界音乐元素进行结合,制作跨越不同文化特点的作品,可以丰富二胡演奏,满足多种音乐场合要求。

3.2技术创新

第一,乐器制作技术创新。要想增加乐器的使用时间,优化音色,需要注重这方面的创新,应用多元化的材料。比如基于运用新型木板或是合成材料,能够提升乐器音响效果,增加使用时间。部分制琴师探索应用环保材料,这样不仅可以维持音色,还能适应环保要求。基于利用精密的加工设备及技术,能够提升制作的精准性,确保音质。部分制琴师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进行组合应用,制作出演奏更舒适、音色更多的乐器,适应不同演奏者的要求。第二,演奏技巧创新。当前演奏者在积极的探索演奏技法,想要对其进行创新。比如依据现代音乐风格发展新的指法及弓法,丰富二胡艺术。部分演奏人员将二胡和电子效果进行结合,利用效果器调整音色,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一些演奏人员在二胡演奏中加入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比如电子、流行等。基于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二胡表现力,吸引更多受众。还可以将二胡与灯光、视频以及舞蹈(如图1所示)等进行结合,形成综合的艺术表演。这样的方式能够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扩大表演空间,将视觉和听觉进行结合,提升感染力[9]。第三,互联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让演奏人员可以在网络中演出。很多人员借助不同的直播平台以及社交媒体进行演奏,能够吸引更多受众,扩大二胡传播范围,同时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这门艺术可持续发展。

3.3组织二胡演奏艺术交流活动,推动其创新发展

基于参与国内外音乐比赛以及音乐节等多种活动,能够促进各地方与流派二胡演奏者的沟通及合作,形成创新火花,促进二胡艺术可持续发展。首先,组织丰富的交流活动,为各种背景的演奏者提供展示能力以及切磋技术的平台。教育程度、地方存在差异的演奏者,能够基于现场演奏、交流讨论对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演奏特色以及创新的地方,促进演奏者间的互动,实现共同发展,不断提升人员的演奏能力。其次,组织国际性音乐交流活动。比如国际二胡音乐节,为二胡演奏艺术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各地方的演奏家均会参加音乐节,展示自己的新作品以及创新演绎方式,促使其持续探索新的演绎风格及技法。演奏者为了获胜会采取个性化演绎方式,还会尝试将二胡和其他乐器进行结合,创新音乐形式。另外,国际性的音乐交流活动可以在海外传播二胡演奏技术,让更多的人听到胡演奏,促进二胡演奏艺术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二胡演奏艺术传承及创新发展是良性循环过程,传承和创新缺一不可,可以共同促进二胡演奏艺术发展。二胡历史悠久,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若是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则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很难吸引更多的受众。因此,应该在保持传统的同时,积极的进行创新,促进二胡演奏艺术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云. 新时期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J]. 中国文艺家, 2023, (02): 85-87.

[2]刘美孜. 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探讨 [J]. 百花, 2022, (12): 40-42.

[3]李霞. 对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J]. 中国文艺家, 2021, (12): 28-30.

[4]崔艺华. 二胡演奏艺术的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 [J]. 文化月刊, 2018, (05): 130-131.

[5]关婷炜. 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J]. 艺术科技, 2017, 30 (10): 176.

[6]杨曼. 二胡演奏艺术的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 [J]. 大众文艺, 2017, (01): 157.

[7]秋江. 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S2): 6-9.

[8]杨松权,任英曙. 新世纪二胡演奏艺术发展探析 [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9, 7 (03): 38-44.

[9]连鹏耀. 二胡演奏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J]. 音乐鉴赏,2024(5):17-19.

作者简介:刘铭(1972.2-),男,大专,中级,湖南武冈,汉族,从事工作: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