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中小企业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瓶颈突破路径研究

作者

邵华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1 中小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1.1 管理意识淡薄

多数中小企业管理层将主要精力聚焦于业务拓展、产品研发及市场竞争等直接关乎企业经济效益的领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知,将其视为边缘性、辅助性事务。这种观念导致档案管理在企业资源分配中处于劣势地位,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部分企业甚至未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岗位,档案工作由行政人员或其他部门员工兼任,这些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精力,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随意性大,难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1.2 基础设施简陋

中小企业资金实力相对薄弱,在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有限。档案库房条件简陋,空间狭小,缺乏必要的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安全防护设施,难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存储。档案存储设备陈旧落后,仍以传统的纸质文件柜为主,缺乏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如密集架、数字化扫描仪、温湿度控制系统等。同时,部分企业虽引入了计算机设备,但用于档案管理的软件功能单一,多为简单的文档存储和记录工具,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1.3 管理流程不规范

在档案收集环节,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明确的收集范围和标准,对各类文件、资料的收集存在遗漏或随意性,导致档案内容不完整。收集时间节点不明确,文件长期滞留在各部门或员工手中,未能及时归档,影响了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档案整理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号规则,文件堆放杂乱无章,难以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档案。在档案保管方面,未建立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存放混乱,未按规定进行定期盘点和维护,导致档案损坏、丢失现象时有发生。档案借阅制度不健全,借阅手续简单,对借阅人员的权限管理不严,存在档案信息泄露的风险。

2 中小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瓶颈

2.1 资金投入不足

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包括档案管理软件和硬件设备的购置、更新,档案数字化处理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紧张,有限的资金往往优先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生产运营,对档案管理的投入十分有限,使得档案管理设施陈旧、技术落后,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2.2 技术能力受限

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团队,在档案管理系统的选型、实施、维护和升级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同时,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企业难以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个性化定制,无法满足企业自身独特的业务需求和管理特点,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不佳。

2.3 缺乏标准化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只能自行摸索,导致档案管理方式方法各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也增加了企业档案管理的难度和成本,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2.4 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制约

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业务流程灵活多变,这虽然有利于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但也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难以与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紧密结合,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等环节往往与实际业务脱节,无法及时、准确地为企业决策和业务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中小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瓶颈突破路径

3.1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和日常管理体系。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宣传等活动,向全体员工普及档案管理知识,提高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氛围。例如,定期举办档案管理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员工讲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基本知识和操作规范;在企业内部宣传栏张贴档案管理宣传海报,展示优秀档案管理案例等。

3.2 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

企业应设立专项档案管理资金,用于改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购置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和硬件设备,如档案管理系统、高速扫描仪、数字化存储设备等,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同时,积极寻求外部技术支持,与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借助其技术优势,对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此外,企业还可以参加行业内的技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3.3 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档案管理标准体系。明确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收集、整理、存储、检索、利用、保管等的工作流程、标准和要求。例如,在档案收集环节,制定详细的收集清单,明确各类档案的收集范围、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在档案整理环节,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号规则,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和装订;在档案保管环节,建立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明确档案存放要求、温湿度控制标准和安全防护措施等。通过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3.4 优化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

企业应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对组织架构进行适当调整,明确各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工作推诿现象。同时,将档案管理流程融入企业业务流程,使档案管理与企业各项业务紧密结合,实现档案信息的实时生成、收集和利用。例如,在企业的项目管理流程中,明确规定项目文件的产生、收集、整理和归档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中,将财务档案的管理纳入其中,实现财务数据的规范化存储和便捷查询。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

4 结束语

档案管理作为中小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中小企业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各种发展瓶颈,但通过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优化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一系列措施,中小企业能够有效突破档案管理发展瓶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企业决策制定、业务开展和流程优化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权瑞瑞 . 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J]. 办公室业务 ,2024, (21): 21-23.

[2] 王晓宇 . 优化中小企业档案管理的对策 [J]. 数字传媒研究 , 2023,40 (03): 18-19+28.

[3] 何艳 . 优化中小企业档案管理的对策探讨 [J]. 兰台内外 , 2022,(36): 73-7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