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历史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文杨 

浙江省金华市第八中学 321000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的领域中,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难以充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互动式教学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高度契合。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还能在互动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本文将围绕高中历史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展开,深入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相关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实践

高中历史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汲取历史智慧的重要窗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历史课程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互动式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创设互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让历史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无论是创设趣味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还是组织历史主题辩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互动式教学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对高中历史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阶段学生处在知识体系构建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创设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联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是打开学生积极学习之门的关键。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新颖有趣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提问可以打破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继而引发学生探究答案的内在动机。这一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调用原有知识储备、积极思维、在解题过程中内化和迁移知识、大大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构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1]。

在教授高中历史中“两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您在当时清朝为官,在英国鸦片输入情况下,您将采取什么对策?”提问一出,学生顿时为之倾倒,课堂氛围活跃。一些学生很快打开教材,寻找有关当时清朝的社会状况,政治局势和鸦片输入危害等方面的知识;有些学生却和同桌低声沟通着他们最初的设想。在接下来的研讨环节中,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学生建议仿效虎门销烟的做法,加强查禁鸦片工作,从根本上抑制鸦片涌入。但是马上就有其他学生驳斥说这样做可能激起英国更加激烈的军事报复行为,毕竟清朝军事力量在那个时候和英国是有落差的。也有学生认为可从经济方面着手,大力发展本土经济作物以减少市场鸦片需求,并在加强海关管理和限制鸦片贸易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探讨中,学生深刻反思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英国鸦片进口的缘由,清朝当时所面临的处理困境和鸦片战争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真正地融入历史情境中去理解知识多是简单地学习课本。

二、组织历史主题辩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组织历史主题辩论,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极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逐步走向抽象与辩证,而历史主题辩论正好给学生锻炼思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参加争论,迫使学生跳脱出单一的视野,学习用不同的视角去考察历史问题而不囿于课本中的既定结论[2]。在搜集材料,整理意见,批驳对方等环节上,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对历史事件进行多面性的深入分析和利弊的权衡,由此形成对历史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发展批判性与辩证性思维是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对“辛亥革命”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精心策划了一场围绕“辛亥革命成败与否”这一主题的讨论。在争论之前,学生作了很多的准备。正方以辛亥革命胜利为中心。经过深入研究大量的资料,他们得出结论,辛亥革命在政治层面上终结了清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中华民国的成立和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使得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在经济上,它给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定障碍,并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从社会生活上看,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制定了剪辫,易服,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之政令,反映出社会进步,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获得很大解放。反方关注辛亥革命失败的因素。在他们看来,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是袁世凯偷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华民国虽成立,不久即陷于军阀混战之中,民主共和名存实亡。在革命目标上,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这一历史重任,中国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生活还很艰难。再者,辛亥革命群众基础不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够,致使革命力量比较弱小。在热烈的争论中,学生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停地抛出意见,驳斥着对方。通过对辛亥革命各方面的深入探究,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复杂性,辩证思维能力明显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成效显著。创设趣味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主动融入历史情境,深刻理解知识;组织历史主题辩论,则促使学生从多视角分析历史问题,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互动式教学模式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课堂时间把控、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让高中历史课堂成为学生提升能力、收获知识的舞台,助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郑晨静.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语言互动研究[D].河南大学,2022.DOI:10.27114/d.cnki.ghnau.2022.000553.

[2]员伟华.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学法指导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22.DOI:10.27159/d.cnki.ghzsu.2022.0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