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王兆兵
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0
摘要:机械工程中含有大量机电设备,组成一个庞大的机电系统,推动机械工程优质高效完成。为了促进机械工程中的机电系统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从整体上强化机械工程质量,本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概念解析和应用优势简介,围绕重点机械工程领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高度集成、智能化运行监控和管理,助力机械工程优化运维管理模式,创造更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应用
引言:机械工程中引进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时代和科技发展催生的新生事物。通过对包括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现代先进技术进行整合利用,打造的优质高效机电一体化体系更加精准可靠、节能环保,运维管理全程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在包括数控机床、包装机械、产品开发以及煤炭开采等众多机械工程领域,发挥出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不仅大幅提升产能、质量和效率,而且助力机械工程安全生产。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械工程实用性技术。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所谓机电一体化技术,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需求而诞生的先进技术理念与实践成果。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它突破了传统技术领域的界限,创新性地把机械技术与诸多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其中涵盖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等,通过有机整合这些不同领域的技术优势,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综合性技术体系。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计算机监控和数据分析实现设备智能诊断与优化,减少人工干预。该技术推动自动化设备发展,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其应用为机械工程带来持续发展动力,促进产业向高效智能化转型。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2.1数控机床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
在机械工程行业的广阔领域中,数控机床的应用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已然成为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障产品精度的核心要素。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升级,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入,为数控机床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该技术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的优势有机结合,使得数控机床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机械加工设备,而是具备了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能力。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组件,通过精确控制电机的速度和位置,调节刀具与工件之间的距离,确保加工精度。微小偏差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电机转速和位置变化直接反映在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上,保证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开环控制系统因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对精度要求不高且预算有限的场景。它按预设指令直接控制电机运行,无需反馈检测,无法实时纠正误差,但在允许一定误差的生产环节中能满足基本需求,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
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高速通信等信息技术,提升数控机床智能化水平。数控机床可自动分析工件材质、形状、尺寸等特征,基于算法调整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路径等参数,优化加工过程。对于硬度高的工件,系统降低切削速度并增加进给量;对于复杂工件,优化刀具路径以减少空行程。这种智能化操作提高加工效率、精度和产品范围,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2.2包装机械自动化改造技术分析
包装机械在满足多样化产品包装需求中作用关键,需适应食品、日用品到电子产品、机械零件等不同形状、尺寸、材质和保存要求的包装。这要求机械具备灵活性和通用性,处理简单到复杂包装,兼顾高速大批量和精细小批量生产,导致结构复杂,集成更多部件、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协同工作难度增加。操作复杂性也上升,需熟悉多种参数设置和界面,增加失误风险。传统包装机械依赖复杂控制电路,结构繁杂,体积重量大,不利散热和维护。操作需面对众多按钮和开关,易出错,影响效率。电路故障维修难度大,耗时长,需专业人员,增加成本和停机时间。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包装机械进行全面改造,所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不仅显著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减少了因维修导致的停机时间,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企业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包装任务,满足市场的订单需求。同时,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保障,有助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充分展现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包装机械改造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2.3产品开发中的机电一体化集成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融合电子信息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提升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灵活性。电子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涵盖精密加工、机械设计等。产品设计中,技术支持多样化功能定制,如智能家居可根据用户需求调整灯光亮度、颜色或窗帘开合,满足个性化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在生产中,智能化生产线配备传感器、智能控制器和自动化设备,实时采集数据并精确控制加工和装配。数控机床精确加工零部件,自动化机器人快速准确装配,提高效率、质量稳定性和生产速度,降低次品率,缩短周期,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增强竞争力。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现产品智能化。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并控制产品运行,如智能冰箱的温控和食谱推荐功能。人机交互采用图形界面、语音或手势控制提升操作便捷性。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设备互联,穿戴设备监测健康数据,满足个性化需求。
2.4煤炭机械设备智能化技术应用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储量丰富,为工业和生活提供支撑,但传统开采方式风险高、效率低。井下环境复杂,瓦斯爆炸、透水等隐患威胁矿工安全,人工操作易疲劳且不精准,难以满足能源需求。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革新开采。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和环境参数,中央系统分析数据,异常时报警并调节设备,确保安全稳定运行。自动化设备如采煤机、运输系统根据实时数据调整作业,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失误。矿工远程监控设备,减少危险环境暴露,系统快速应对紧急情况,降低事故风险。智能调度优化设备任务,减少能耗,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成本。这种技术提升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支持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炭开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和环境指标,实现开采过程的全面数据采集;其次,中央监控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异常及时预警,有效提升生产安全性;最后,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提高开采效率并降低能耗。
结束语:由此可见,机械工程作用关键,大到国之重器,小到工农业以及交通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都是机械工程的主战场。因此,有必要在机械工程中推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促使机械技术深度融合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时代先进科技,重构机械工程技术体系,实现智能化运行、控制和优质高效生产。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先进技术必然持续优化完善,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一直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促进机械工程提升质量和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桂超,李玉满.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化工管理,2017(35):1.
[2]周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7(2):1.
[3]罗沙浪.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76):015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