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作者

曹斌斌 

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房屋征收服务中心 717199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关键。然而,当前建筑施工现场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材料设备管理混乱、安全隐患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在分析施工现场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管理制度与流程、加强人员培训与沟通、优化材料与设备管理、强化安全与质量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蓬勃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施工难度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主战场,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

一、施工现场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1.管理制度与流程不规范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一些项目缺乏系统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不清,工作标准不一,导致管理混乱;流程设计不合理,环节衔接不紧密,影响效率。此外,部分制度和流程执行不力,存在重形式、轻落实现象,使管理流于形式[1]。

2.人员组织与协调不足

施工现场涉及多方单位,工种繁多,人员结构复杂,尤其是农民工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增加了管理难度。部分管理人员沟通协调能力不足,难以调动各方积极性;个别管理人员简单粗暴,引发工人不满,影响施工进度。

3.材料与设备管理 不规范

材料与设备管理不规范,存在账实不符、积压浪费等问题。材料进场把关不严,质量难以保证;堆放随意,标识不清,影响盘点与领用[2];周转材料回收利用不及时,造成浪费。大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漏洞,保养检修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4.安全与质量管控不到位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频发,如安全防护不到位、工序交叉干扰、“三违”行为屡禁不止等,威胁施工人员安全。部分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忽视安全。质量管控薄弱,体现在原材料把关不严、隐蔽工程验收不规范、工艺标准执行不到位等方面,埋下质量隐患。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1.完善管理制度与流程

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操作流程是强化现场管理的基础。需要系统梳理现有制度,查找不足,补齐短板,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涵盖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材料设备、成本控制等方面,实现全流程、全要素管控。制度应具体、可操作,避免笼统和“一刀切”。同时,优化管理流程,确保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减少盲区和断点。强化执行力,加大考核问责力度,确保制度流程有效落实。

2.加强人员培训与沟通

优化现场管理的关键在于人。通过培训提升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管理团队。管理人员需掌握现代化管理理念,树立大局、质量、安全和服务意识,具备技术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3]。一线工人需熟练掌握岗位技能,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通过技能大赛、劳动竞赛等形式,激发施工人员学习热情。日常管理中,注重沟通协调和人文关怀,增强团队协作。

3.优化材料与设备管理

材料设备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需完善管理制度,明确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等环节的要求和规范,堵塞漏洞。严格材料进场检验,确保质量;加强储存保管,做到账实相符,减少损耗;加快周转材料使用效率。大型机械设备需建立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及时维修养护,消除隐患。推广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条码、电子标签等技术,实现精细化、动态化管控。

4.强化安全与质量监管

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是现场管理的永恒主题。必须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开展安全文明施工,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监管,消除各类事故隐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质量管控要贯穿施工全过程,坚持“三检制”,强化关键工序控制,严格隐蔽工程验收,及时组织技术复核,确保每道工序都经得起检验。要完善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推行质量责任倒查机制,做到有错必究、责任到人。

三、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效果评估

1.管理效率提升

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流程更加规范顺畅,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按部就班,现场管理效率大大提高。衔接更加紧密的管理流程减少了时间和人力浪费。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使材料设备管理更加精细高效,人员调度更加科学合理。

2.成本节约

材料设备管理的精细化使账实相符,减少了损耗浪费,有效控制了材料成本。人员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减少了返工、停工现象,工期得到有效保证,避免了窝工费用的增加。安全文明施工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了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施工效率,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机械使用成本。

3.质量与安全保障

强有力的质量监管确保了每道工序都符合质量标准,隐蔽工程得到严格验收,关键工序实现重点管控,从源头上杜绝了质量通病和主要质量问题的发生。建立健全质量责任追究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施工人员的质量主动性和积极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使安全管理不留死角,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更加完善,有效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当前,建筑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建筑市场日益规范,建筑工程对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加快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变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属于责任重大、复杂程度高、协调性强的一项系统管理工作,也是施工时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措施之一,因此,施工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使得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保证各项工序顺利开展,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慧海.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与实践研究[J].门窗,2025(2):148-150.

[2]杨聪聪.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物流管理优化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8):80-82.

[3]卫立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与实践探索[J].门窗,2025(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