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叶娟梅
广东省罗定市罗定第二中学 52720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初中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学科,承担着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任。本文以 “诚信” 价值观为例,深入探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教学实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 “诚信” 这一价值观为例,它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个人成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以 “诚信” 为例,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践行这一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在校园生活中,诚信的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能够收获真挚的友谊,在参与班级活动时能树立良好的口碑。
(二)落实教育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落实这一任务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 “诚信” 价值观的培养上,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更能在教师引导下将其融入日常行为,为成为有担当、有道德的社会成员做好准备。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多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与实践,难以深刻领悟价值观内涵。教师教学内容常脱离生活实际,学生觉得抽象,无法将理论与日常情境关联,导致践行积极性低。评价体系不完善,侧重知识考查,对学生价值观践行表现关注不足,难以及时给予有效指导与反馈。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以 “诚信” 为例,教师可以模拟这样一个情境:学校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店主发现一位同学在购买文具时多付了钱,店主通过学校广播寻找这位同学归还多余的钱。通过这个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诚信在生活中的体现,激发学生对诚信行为的认同和赞赏,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也能以诚信的态度去处理。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价值观的实践转化
1.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 “诚信”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商家的经营行为。比如,学校周边的小吃摊摊主始终坚持使用新鲜食材,明码标价,从不缺斤少两,这就是诚信经营的体现。让学生明白诚信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概念,更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自己在日常消费中要支持诚信商家,同时若未来从事商业活动,也要以诚信为本。
2.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例如,开展 “校园诚信状况调查” 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校园内存在的诚信与失信现象,如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答应同学的事不兑现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改善校园诚信环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更深入理解 “诚信” 价值观,还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倡导和践行诚信,如制作宣传海报呼吁大家诚信考试等。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和思考。例如,针对某明星因偷税漏税这一违背诚信原则的热点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公众人物,都应遵守法律法规,秉持诚信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也要在经济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做到诚实守信,不做违背诚信的事。
(三)完善评价体系,强化价值观践行的激励与反馈
1.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除了传统的知识考试评价外,增加对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参与度、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评价。在 “诚信” 评价方面,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 “诚信案例” 时的观点和态度,评价其对诚信的理解深度;记录学生在参与 “校园诚信调查” 实践活动中的诚信表现,如是否如实记录调查数据等;关注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的诚信行为,如是否按时归还所借物品等。
2.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
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在 “诚信” 方面,学生自评可以从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是否做到诚实守信,如是否对老师、家长和同学诚实,是否在考试、作业中遵守诚信原则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互评活动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如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彼此在合作过程中的诚信表现,如是否按时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是否如实分享自己的想法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诚信” 的践行。
五、结论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 “诚信” 这一价值观为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新时代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妍林.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路径研究[C]// 广东教育学会. 广东教育学会2024年度学术成果, 2024: 661-664. DOI:10.26914/c.cnkihy.2024.071431.
[2]高玉贤.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J]. 宁夏教育, 2024, (06):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