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理念下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陈一飞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幼儿园
一、教研背景与意图
(一)教研问题与来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儿童在秋天里会有很多神奇的发现。而儿童的经验和需要是主题活动生成的重要依据,但从夏季到秋季,从小班到大班,幼儿对四季的变换累积了一点零碎的经验。那幼儿目前对“秋天”的了解主要有哪些呢?幼儿关于秋天的现有经验主要在哪一阶段呢?幼儿会对秋天的哪些元素感兴趣呢?
此外,我们回顾上一届大班的主题审议包,了解当时主题后审议时留下的建议;我们又如何基于前期经验与当下幼儿的课程需求建立联系呢?,园本自然资源又该如何与幼儿与课程融合呢?为此,我们针对大班《金色的秋天》展开了前中后主题审议教研。
(二)对问题的分析与诊断
课程审议是我园课程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在新的主题即将开展前,我们就幼儿的经验、前课程资源包、综合丛书、园内外课程资源地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展开前审议,通过讨论及时梳理我们有什么、缺什么、如何行等,为我们即将开展的课程设置找到来路。
当下儿童的经验在哪里?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需要发展的价值点是什么?——审幼儿的兴趣点
秋天里的节假日、节气可以如何融入课程?——审课程内容
如何将园内外自然资源与当下秋天主题课程连接?——审课程资源
如何渗入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审绘本资源
如何基于《指南》目标,将主题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路径(环境创设、区域设置、社会实践、亲子活动)等方面进行梳理与价值判断,构建本主题课程的实施脉络?——审关键经验
二、教研设计与实施
(一)教研活动设计
针对大班主题《金色的秋天》中幼儿的兴趣、课程资源、课程主题脉络、幼儿关键经验发展等问题,教研主持人设计了系列教研活动方案。(见表1)
(二)教研活动实施
一次教研:(筛选资源,关注幼儿真实需求)如何将幼儿经验、兴趣、问题与主题背景建立联系?
1.热身活动“秋天里有什么”:
主持人:请大家结合幼儿问卷调查,用一个词来说一说“秋天里有什么”?
教师1:落叶
教师2:秋游
教师3:丰收
主持人:这些都是幼儿经验中的高频词,大家觉得哪些经验是我们可以作为课程线索展开的?
教师1:我觉得落叶可以作为一个课程线索。幼儿园里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通过对树叶的观察发现与感受秋天的美。
教师2:秋游作为社会实践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结合每年的亲子游、中秋国庆节日游,感受祖国秋天的壮丽美景,此外,班级里可以就秋游前的准备、计划等展开殷实的班本活动。
2.主题教研
(1)结合幼儿经验、兴趣、问题,审主题课程包
主持人:请大家结合综合丛书的主题内容,以及上一届大班的课程审议内容,我们可以如何融合幼儿需求?
教师1:结合综合丛书的教学内容,第一周是对秋天的整体感受,有树林、有秋雨、有种植、有树叶等,第二周相对比较聚焦于种子主题的课程,第三周有秋收、有植物、有旅行;我觉得可以适当的整合一下。比如第一周就以秋景为线索,从树叶、树林、花朵等方面展开;第二周接近于国庆节,我们以秋游为线索,通过计划、准备继续延展秋天的景;第三周和第四周以丰收为主题,从丰收到种植,结合种植园地、种子等系列的研究展开课程实施。
教师2:我觉得按周展开秋天的课程线索,会让我们的班本研究更深入更聚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级组审议的课程大背景下,也结合班级幼儿的兴趣再融合相应的课程。比如我们班的孩子对秋天的果实是很感兴趣的,那我在第三周或者第四周对此展开一个班本的课程深入。
主持人:课程的线索确定后,我们一起来把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教师1:我们虽然梳理了三个新的课程线索,但实际上知识对原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排版,课程总目标还是可以参考书上的。
教师2:我觉得可以加一条,比如知识层面的:感受和探索秋天的季节特征和变化,知道树木、花草、蔬菜、农作物、水果等都有种子,尝试种植播种,了解它们和人们生活及动植物的关系。
教师3:技能层面:在活动中有探究的兴趣,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能运用多种手段(唱歌、跳舞、朗、绘画)去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乐意用多种方式去记录自己的发现。
教师4:我们放大了秋游这个线索,也需要参考《领域经验》和《指南》制定一个目标:参加秋游、远足、游戏等活动,体验、了解秋天里人们的劳作和辛劳,激发爱劳动的情感和积极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知道要尊重不同职业的劳动者。
主持人:课程内容有相应的课程融入主题吗?
教师1:部分课程我们可以参考综合丛书的,还有几节课主题审议包里面我们可以找一找。
教师2:我觉得关于秋游部分,我们可以择选一些优质课。比如之前有老师上过的语言课《慌张先生》,通过慌张先生的慌慌张张来感受秋游前有序准备的重要性。
教师3:然后,我们陈老师有一节《我的计划单》,经过了多次磨合,我觉得也可以安排在这个主题下,引导幼儿做好秋游前的准备。
盘点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主持人:课程内容我们已经大致梳理出,有哪些资源是我们可以预设利用的呢?
教师1:结合我园内外的植物资源,我们可以通过第一周《秋天的树叶》发现园内的植物变化。比如银杏叶,红枫叶,颇具秋天的色彩。
教师2:我觉得家长资源也非常好,无论是种植园地的经验辐射,秋天农作物的收集,还是秋游的陪伴,都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
教师3:绘本资源的开发也很重要。我看到上一届大班的资源包里,梳理了相关秋天的绘本,我们也可以适时适宜地投放区域当中。
主持人:绘本资源中,有一些是关于秋天里的节气,这个我们可以如何运用?
教师1:考虑到9月份秋天的景还不是很明显,树叶还没有黄,落叶还没下来,我们可以与节气融合,了解秋天的气候。
教师2:节气可以作为一个了解性的知识,放在区域自主阅读;也可以与种子主题的内容结合,了解秋天的气候。
(3)梳理主题脉络图
二次教研:(聚焦资源,确定关键经验)怎样引入课程资源,并转化为区域活动?
1.热身活动:区域资源有哪些?
主持人:我们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说一说,秋天主题下,我们的区域资源有哪些?并说出区域名。
教师1:绘本,美工区
教师2:树叶,科学区
教师3:农作物,自然角
主持人:面对生活中丰富的资源,我们如何站在儿童的视角、主题的视角去理性的思考,有效利用呢?老师们能不能举例说明。
教师1:结合秋雨这自然资源增加有关秋雨的观察、体验活动。如日常活动中,开展一场秋雨一场凉打卡活动,让幼儿进行日常统计、测温与观察。在户外课堂开展《等一场秋雨》,让孩子走进雨天,感受秋天的变化,感受秋雨之后植植物、生活的变化。
教师2:结合文化资源中的“霜降”,我们可以请孩子在来园的时候观察下路边草地上有没有结霜,谈话活动中请幼儿来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利用体育活动,午间散步,再去看看植物上的霜还在不在。在区域中玩一玩霜降的小实验,读一读绘本《霜降》,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了解传统节气的特征,和对大自然的影响。
教师3:结合园内资源银杏、红枫等秋树资源可以增加日常活动:银杏变黄了打卡活动。户外课堂:银杏树写生,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不同时间的银杏叶,让幼儿制作标本、书签、拓印脉络等,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银杏叶前后的变化。
教师4:结合园内果树资源,我们可以在户外课堂中采摘橘子、石榴、山楂等水果,给橘子编号,观察橘子从绿变黄的过程。在日常散步、游戏时,引导幼儿寻找秋虫,观察秋季蚂蚁存粮的现象。
2.主题教研:课程资源与区域活动的融合
(1)甄别资源的价值
主持人:针对上一届的主题资源,我们有哪些是可利用或者优化的?(见下表2)
教师1:我觉的有很多的区域游戏内容和我们现在的主题课程内容是相似的,我们可以在他们的游戏内容上再优化,比如“树叶”是投放最多的一个资源,在我们幼儿园有着丰富的树叶资源。从常青树和落叶树的对比中,我们通过拾落叶的方式投放在科学区,观察树叶的结构,以及更多树叶的秘密。《领域经验》中提到“大班幼儿能够感知物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我通过放大镜、目测、绘本支架等方式鼓励幼儿观察与记录,并通过水培与自然干的方式,鼓励幼儿观察发现叶柄吸水的作用,培养幼儿观察、记录、对比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2:我觉得树叶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因为取之有道,遍地都是,真是满足了孩子的持续探究。比如《领域经验》中大班“表达表现”提到“幼儿能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事物和情景,且主体突出、布局合理”,我们在投放材料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植物资源,比如银杏叶、枫叶。通过真实的景态、名师作画、绘本场景等,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作画需求。我看到原先她们也有,我觉得也很适用我的班级。
(2)形成《秋天资源区域投放表》
主持人:大家刚刚都结合自己的观察与发现,说出了自己的区域思考。希望老师们在接下来的主题课程施展中,能够坚持观察、持续跟进,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能够及时整理与收集区域中的资源利用,形成我们主题下的新资源表。
下一次我们将围绕孩子的发展是否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各班是如何推进课程活动的?在本次班级主题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有效,能否寻找适宜的支持策略?等问题展开主题下的中审议教研。
三、教研成效与反思
1.教研成效: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通过盘点和梳理各种资源,并结合对幼儿前期经验与兴趣的调查和访问,确保课程资源的建设以及课程内容的设定更加贴合幼儿的真实生活和体验。
在教师发展方面,通过积极的研讨与实践,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如怎样更有效地利用和整合课程资源,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教师们的教学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2.成果梳理: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秋天资源区域投放表》,明确了各个区域的活动内容、材料投放、环境创设以及关注要点。这份表格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指导,也确保了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3.教研反思:
本次前审议教研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虽然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秋天资源区域投放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资源的整合与运用仍显生硬,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资源整合能力的培训,提升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能力。
其次,在课程实施阶段,对于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意识到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学习节奏和兴趣点。例如,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关于秋天果实的丰富资源,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于果实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发芽过程更为感兴趣。因此,我们决定在后续的课程中增加关于种子发芽的小实验,让幼儿亲手种植并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秋天的特征和变化。
此外,我们还计划引入更多与秋天相关的绘本资源,以丰富幼儿对于秋天的认知。但未能及时梳理秋天主题下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汇总表。
四、教研跟进与落实
班级层面:基于课程脉络展开课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关注秋天资源的预设与生成。并基于幼儿的探索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资源,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同时,各班级将加强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参与秋天的主题活动,共同收集秋天的材料,如落叶、果实、种子等,丰富班级的自然角和科学区。
级组层面:在课程实施阶段,我们将加强对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跟踪和评估。通过定期的区域观摩和中审议,了解各班在实际教学中对新课程资源的运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针对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中审议,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将绘本资源融入秋天主题课程,整理出适合秋天主题的绘本资源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