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策略研究
范丽
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新世纪小学 315301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围绕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表现性策略,分析其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与实施路径。通过文献综述、现状分析与实践案例,本文旨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化提供策略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策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自主发展、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性,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涵盖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自主发展、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这些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关乎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个人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感悟,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活动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性策略
(一)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真实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模拟购物、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二)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
1. 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问题或主题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寻找答案。
2. 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来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态度和情感,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同时鼓励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加强师资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课程目标和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要求课程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如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网络资源等。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和学习体验。
三、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策略的实施案例
(一)案例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组织了一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以“种植蔬菜”为主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过程,了解蔬菜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技巧。在活动中,学生分组进行种植、浇水、施肥等工作,并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种植技能,还培养了劳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案例二:环保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了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包括环保知识讲座、垃圾分类实践、环保创意作品制作等环节。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环保知识,还通过实践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同时,他们还发挥创意制作了环保作品,如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手工艺品等。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策略的效果分析
(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性策略,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环保项目等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并尝试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性策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反思与评价等环节,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强师资培训和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等表现性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
(二)展望
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综合实践活动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性策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参考资料: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 .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李永正.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