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员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研究
施东宁
营口市委党校 辽宁营口 115000
摘要:为了探讨党员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文分析了党员在思想引领、产业振兴、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党员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党组织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村民教育,党员的示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建议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组织建设,为党员提供更多支持,以提升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乡村振兴;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引言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其核心在于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党员作为党和政府的桥梁与纽带,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党员的示范带动,能够有效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治理的优化和文化建设的提升。本文旨在探讨党员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多重作用,并提出提升其示范带动作用的策略。
一、党员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多重作用
(一)思想引领作用
新时代乡村振兴并非只是经济层面的振兴,更是思想观念跟社会治理的振兴,党员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者兼践行者,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起到极为关键的思想引领功效,经由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举措,让党员成为新思想的传播者与践行者,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符合要求的发展观、价值观,稳固乡村振兴的思想后盾。
(二)产业振兴的推动力
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里有产业振兴,党员采用示范引领模式,于农业与农村经济建设领域发挥示范意义,利用党员带头的方式,发展新型农业、绿色农业及乡村旅游等创新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党员在农村产业链延伸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充当了“领头羊”,为乡村振兴增添经济动力。
(三)社会治理的示范作用
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乡村社会治理里,党员带头作用的体现尤为明显,党员凭借积极参与村委会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带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党员发挥示范作用,增进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改善了乡村治理的效率与效果。
(四)文化建设的桥梁作用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建设的提升,更需要注重精神文明的提升。党员作为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通过参与乡村文化活动、乡风文明建设等,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传统节庆等形式,增强乡村的凝聚力,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集体意识。
二、提升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的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增强党员在乡村振兴里的示范带动效能,首先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以此增强党员的政治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借助组织开展党的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及国家相关方针学习活动,可以增强党员对乡村振兴大局的理解与认同,以此提升其投身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相当多农村党组织经由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及政策宣传活动,使党员切实认识到乡村振兴不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需求,更是国家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一进程实施期间,党员不只是充当政策的接受者,更是政策的操作执行者与宣导者,激发党员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的内在动力,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的榜样作用,用自己在农村建设一线持续坚守的实际举动,引领农民群众树立起远大理想以及为家乡振兴拼搏的信念,提升集体的使命自觉。
(二)深化党组织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
切实强化党组织的建设,是强化党员示范带动效应的基础支撑,党组织担当着乡村振兴的领导核心这一角色,党员应当增进党组织在乡村的工作力度,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及战斗力,采用优化党组织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模式的做法,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基础,可进一步优化乡村资源整合、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一些乡村党组织采用改革领导班子结构、加大党务公开的透明度,令党的各项决策进一步贴近群众需求,增进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方面的领导力与号召力,调整优化党组织的运作方式,可使党员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更为高效,推进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拓展,带动更多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经由开展党内民主和强化党员教育,还可增进党组织的集体意识,促使每个党员在党组织里都能展现更强的带头效能。
(三)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党员创业和创新
乡村振兴若想成功,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不可或缺,党和政府需借助多种渠道为党员给予创业与创新支持,助力其起到示范引领效用,党组织应凭借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撑,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创新、踊跃创业,政府凭借提供贷款支持、税收优惠等做法,鼓励党员带领农民发展新型农业事业,诸如有机农产品种植和乡村旅游这类项目。党员还可自发组织技术培训班来达成相关目标,助力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上扬,这不仅会推动乡村经济的上扬,还可凭借党员起到的带头示范作用,激励更多农民迈进新产业行列,引导产业实现转型与升级,党组织还应在资源配置这件事上做好引导,开办以党员为核心的创新平台,激起村民的创业积极性。
(四)加强村民教育,提升整体振兴水平
增强村民整体素质是乡村振兴的一项关键内容,党员在这一事情上的作用不可小看,依靠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及培养,协助村民树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念,推动其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以此推动乡村步入全面振兴阶段,党员可组织农民参与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培训课程,增强村民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若干乡村区域,党员借助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向农民讲授现代农业种植技术,辅助党员提升产值和收入水平,党组织可举办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方面的讲座,让村民进一步知晓政策红利,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类活动里,这些教育与培训不仅增进了村民的劳动技能,还让党员的自信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得以增强,于是有助于造就全员参与、共同振兴的良好形势。如图1所示。
结论
党员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思想引领、产业振兴、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等多重作用,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党组织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村民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针对当前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建议加大对党员的支持和培养力度,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罗荣.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善治的实现路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23.
[2]裴家豪.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23.
作者简介:施东宁(1977.2-),性别:男,籍贯:上海,民族:汉,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