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育”并重视角分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
田志刚
张家口市第五中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引言
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目标。为实现该目标,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选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构建适宜的工作模式。近年来,以“管育”并重为指导思想的德育工作模式备受关注。这一模式下,班主任拥有统筹协调班级管理和教书育人的机会,可为初中生的全面成长与综合发展提供支持。故提高“管育”并重视模式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质效迫在眉睫,基于“管育”并重视角分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路径意义重大。
1 基于“管育”并重视角分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的重要性
1.1 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
初中是学生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形成独立人格、确立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班主任通过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学会尊重、宽容与合作。
1.2 营造和谐氛围,增强集体凝聚力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班主任通过德育工作,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促进班级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1.3 社会和谐:培育公民意识
促进社会文明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级建设,更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班主任通过德育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爱他人,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基于“管育”并重视角分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策略分析
2.1 优化制度建设,融入德育条款
制度建设是初中班级思政教育的基石,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一个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制度体系,对于班级的稳定与发展起到支柱作用。因此,班主任应致力于优化德育制度建设,打造一套既能有效管理又能深化德育工作的制度体系。在制度制订过程中,班主任需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既要设立明确严格的管理条款,又要融入德育条款,以达到宽严相济的制度建设效果。这要求班主任深入思考德育与管理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2.2 明确德育目标
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教学中的首要责任人,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在思想、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和方案。明确德育目标是班主任实施德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德育目标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道德品质。因此,德育目标应当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班主任应通过德育教学,激励学生拓展这些能力,帮助学生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德育目标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只有在目标明确且易于评估的基础上,班主任才能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方案,进而促使学生达成德育目标。例如,若目标设定为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班主任可以通过设立荣誉榜、构建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励学生展现出更高的思想品德和更优良的行为表现。
2.3 营造德育氛围,形成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内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物质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认知、行动。基于班级物质文化的育人价值,班主任应当将德育元素融入物质文化建设中,营造出浓郁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班级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熏陶。例如,可以将教室的白墙转变为学生作品展示区,将优秀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作文等张贴到展示区内,由此树立起榜样,营造出浓郁的向榜样学习的氛围,促使其他学生通过日常欣赏来端正态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还可以在班级的置物架上摆放绿萝、吊兰、多肉等易于养护的植物,为教室增添一抹生机,同时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生活的过程中耐心养护,留心观察,感受生命的奇妙,学会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地利用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剪纸、脸谱、香囊等来装饰教室,让教室具有“文化味”,也让学生因此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建立文化自信。
2.4 加强家校沟通协作,共筑德育合力
家长与班主任共同参与学生德育工作,可以有效整合家庭和学校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全面、高效的道德引导。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确保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接受一致的价值观和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成长环境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班主任通过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情况,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德育工作的安排和学生的表现,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还可以在家长群里定期分享德育小故事或引导家长围绕某些德育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而不仅仅是发布通知或作业。此外,班主任可以开展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讨论学生的教育问题。班主任还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等,让家长亲身感受学校的德育氛围。组织家长志愿者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既能增强家长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2.5 多学科协同渗透
德育班主任除了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以外,还承担着学科教学工作。教育与教学之间的相互协调是班级管理工作正常运转且达到理想效果的有效支持。因此,在“管育并重”模式下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当将德育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项内容与学科教学工作相结合,在教学中达到育人目标。对此,班主任应当主持多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元素的工作。例如,班主任组织各科任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将德育与学科内容相结合,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各科任教师要明确认识到本学科教学内容中带有德育色彩的内容是什么。,教师之间相互探讨,在教学中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将学科内容中的德育信息有效传达给学生。这便意味着教师不仅要了解德育与学科之间的关系,还要讲究技巧性输出,达到以学科知识为桥梁向学生传递德育内涵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管理策略如同德育工作的坚固框架,为学生提供有序的外部环境,确保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而教育策略恰似灵魂的滋养剂,能够从内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感悟与成长动力。“管育”并重视域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重点在于权力下放与因材施教,班主任必须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开展管理与育人工作,基于师生良好沟通与深度配合夯实德育工作基础。为推动德育工作优化升级,初中班主任应利用“管育”并重的理念持续推动德育工作观念、方法更新,也要立足现实持续探索实践优化路径,以更深层次地改革创新辅助育人。
参考文献
[1] 常玲玉,刘苏 . 优化班级管理践行道德教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4):205.
[2] 樊长仁 . 坚持“管育并重”,提升班主任管理实效:新时期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研究 [J]. 学周刊,2023(24):27.
[3] 沈登云 . 应用“管育并重”德育模式创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21(2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