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性养育照护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徐蕾
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黄浦区 200020
摘要:儿童出生后1000天是其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间段,也是个人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各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在出生后的前三年,其多种技能的开发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实现的,而在日常的交往和游戏中,儿童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本文对回应性养育照护进行综述,帮助更多照护人员了解回应性养育照护的重要作用以及具体开展措施。
关键词:回应性养育照护;儿童;早期发展;作用
引言
养育照护包含保证儿童全面发展的五个层面,如良好的健康、充足的营养、安全保障、回应性养育和早期学习机会,而这些要素又是互相联系。观念决定行为,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是推动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儿童养育专家应引导家长全面了解健康育儿服务的重要性,并具备正确的育儿观念与技巧。
1回应性养育照护的基本理念
回应性养育照护属于主动式养育模式,其重点在于照护人员与儿童之间建立起紧密的交互作用,并对儿童的饮食反馈进行及时反应。回应性养育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并逐步形成依恋,促进他们的认知水平、语言水平和适应能力。回应性养育是对育儿的一种扩展,通过儿童在吃东西时的反馈信息来调节养育的方式,让儿童获得更好的饮食经验和关爱。由于儿童从一开始就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摄取各种营养素,并且随着其生长发育,其饮食调控的功能也会逐渐增强,因此采用回应性养育能够从本质上与儿童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保证他们的健康发展。
2回应性养育照护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对儿童养育规范的界定,照护人员才能更好地开展回应性养育,从而保证儿童的育儿效果。首先,照护人员应为儿童提供食物辅助,包括能自行开始自行养育的儿童,照护人员能正确识别儿童是否有饿或饱的讯号。其次,照护人员要在儿童的养育全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性,要让儿童安静地吃东西,要多给儿童一些安慰,不要用强制的方法让儿童吃东西。第三,如果儿童对某种食品表示排斥,看护者应该主动地去品尝各种新食品,哪怕儿童仍然表示抗拒,也要非常有耐性地重复第二、三次。第四,由于儿童在饮食时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丧失了对食品的兴趣,因此照护人员应自觉地抛弃儿童在饮食时所产生的各种扰动因素。儿童的养育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吃东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儿童的学习和感觉的过程,因此照护人员要与儿童有很好的互动和眼神接触。在回应性喂养过程中较为普遍的儿童喂养信号包括,哭泣哭闹、面部表情、清醒度以及注意力分散度等。在喂养儿童时,儿童若出现伸手或触碰照护照护人员则可以看作是积极的喂养信号,若儿童出现大幅度地四肢摆动或拱起身体来想远离照护照护人员,则表明此时的喂养信号较为消极。
结语
在儿童育儿过程中,回应性养育是一种主动的养育方式,它要求照护人员与儿童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互动关系,从而达到最好的育儿结果,其具体的执行方法应该从对反应性养育标准的界定、对养育方式的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在特殊情况下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养育信号进行准确分析,从而保证儿童健康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宛君;尤梁惠;张敏.婴幼儿回应性照护与体重管理[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3(03)
[2] 祁月;张羽頔;蒋子晗;马雪梅;檀丽薇;史慧静.2月龄时回应性照护对婴儿6个月内发育影响的出生队列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01)
[3] 黄楹;张海峰;童连.婴幼儿回应性照护评价量表的初步编制与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