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李晓筱 周辰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影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阐释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影视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进行详细分析,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讨论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包括但不限于影视对社会文化的反思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之上也分析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后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字基础。
关键词:影视;社会文化;文化反映;文化影响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影视作为一种极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媒体形式,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借助影视作品这一强大的载体得以广泛传播,跨越了地域的限制,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领略到多元文化的魅力。同时,影视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已然成为塑造、传承和改变社会文化的关键力量。各民族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为影视创作者提供了巨大的素材来源。无论是生动的历史故事、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是当下某些流行的社会潮流,都为影视叙事的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视凭借其直观生动的视听语言,能够突破地域、年龄、阶层等各种界限,将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广大观众,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选题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深入研究影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拓展传播学、文化研究、社会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理论深度。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将不同学科的理论视角进行有机整合。如文化霸权理论用于剖析影视背后的意识形态操控,符号互动理论解读影视文本中的意义构建与受众互动,为影视文化研究构建更系统的理论框架。实践意义层面,有助于影视创作者更好地把握社会文化脉搏,创作兼具艺术价值与社会责任感的作品,避免文化误读与低俗化倾向;对于社会管理者而言,明晰影视的文化影响力,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规,引导影视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提升社会文化软实力。
二、研究现状
(一)主要概念
广义上讲,影视包括电影、电视剧、网剧、纪录片、动画等以视听呈现为主要手段的艺术形式。电影依托大银幕和沉浸式视听体验,追求高度凝练的艺术表达,往往蕴藏着深刻的社会意蕴;电视剧依靠长篇叙事,深度展现社会动态、家庭伦理等日常细节,贴近大众生活;网剧依托新兴技术科技互联网平台,风格多样、题材新颖,更注重与年轻观众的互动;视频真实记录,反映社会现实、历史变迁、自然生态,具有极高的史料和文化价值;动画用夸张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觉风格传达文化理念。它们共同构成影视的多元景观,各自发挥独特文化功能。
社会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艺术形式、社会制度等等,并具有传承性和可变性。它是社会功能和群体认同的基础。它为影视创作和传播创造了宏观语境。同时,又在影视媒体的影响下不断演化和重构。电影和电视反映的即是多种元素相结合的社会文化形象和生活方式。
(二) 研究现状
1、影视对社会文化的反映
影视对社会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包括服饰、语言、民俗风情等,其范围广泛且多样化。许多学者从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入手,分析其对过去社会文化面貌的再现。如对古装剧服饰、礼仪、建筑场景细致考究,还原古代王朝的等级秩序、审美风尚与民俗节庆,像《琅琊榜》凭借精美的古风制作,引发观众对古代权谋文化、士大夫精神的探讨,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成为文化传承载体;纪录片领域,《河西走廊》以编年体通史形式,借助实景拍摄、情景再现等手法,勾勒出从汉代至现代河西走廊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演变,为地域文化研究提供生动影像资料,呈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脉络。
除了民俗文化,影视作品在表达当代社会主题时也敏锐地捕捉现实热点。该剧聚焦新兴行业生态、职场规则和年轻人的奋斗。比如,《平凡的荣耀》揭示了金融投资行业职场压力、团队合作与职业理想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当下职场文化;该剧的家庭伦理深深植根于当代。国际婚姻观念的冲突与变化,《都挺好》引发全民对中国式家庭关系和某些传统观念的反思,该剧结合当代社会背景,题材真实“接地气”,引发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讨论。
2、影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意识形态塑造方面,好莱坞电影长期主导全球市场。他们通过超级英雄系列传播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价值观,宣扬西方民主自由理念,构建文化霸权,吸引各国学者对本土文化认同危机的关注;而一些国家则支持国产电影,如韩国的《鸣梁海战》,通过激发民族自豪感来强化民族意识,足以凸显影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
在审美观念方面,影视视觉风格走向对大众影响深远。面对好莱坞的冲击,国产影视制作也在积极寻求出路。从早期港片的武侠美学、凶猛的动作设计、诗意的布景营造,到近期赛博朋克科幻电影的霓虹灯、光影、机械质感,引导观众在时尚和艺术上进行创新。审美标准;青春偶像剧对演员形象、服装风格、爱情模特设定等影响很大,成为年轻人模仿的对象,改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追求。
在消费文化推广方面,影视植入式广告及衍生周边产品也开始盛行。 《007》系列电影中高端豪华轿车、时尚腕表的频繁出现,观众的消费欲望被带动,带动了相关品牌的销售。日本动漫《火影忍者》带动了动漫周边玩偶、文具、服装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产业链。创造了动漫文化和消费文化相结合的盛景,已成为拉动消费增长、催生新消费模式的关键力量。
3、影视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机制
从创作角度看,影视选题和策划深受社会文化热点和舆论氛围引导着。社交媒体热议的女权话题的大热,一系列女性成长题材的影视作品由此而生,比如《致命女人》,展现了不同时代女性的独立觉醒和复仇逆袭。利用在线互动挖掘观众诉求,实现文化问题的影视制作;与此同时,影视创作也影响了舆论走向,纪录片《穹顶之下》聚焦雾霾问题,引发全民环保讨论,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快环境保护行动的实施,促进了社会文化问题的深化和拓展。
在传播过程中,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的社会文化差异也极大的影响着影视传播的效果。例如在农村,贴近农村生活、弘扬传统美德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深受欢迎。而《乡村爱情》系列则是深受这部分人群的欢迎,它这部剧的取材真实且生动,对于剧中的生活桥段和典型人物,人们都能在自己的身边找到类似的原型,让人们感受到生活化的情节,适应电视剧的节奏变化,体会到质朴自然的农村风光。相同的,在都市年轻人群体当中,也不乏突破小众圈层的先锋实验文艺电影和科幻悬疑网剧,通过社交媒体发酵口碑,并结合线上线下的互动推广,来传播新兴的文化潮流。影视传播路径因社会文化分层而多样化,以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需要。
三、总结
影视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在实践创作中论证了优秀的影视作品从内容制作和题材选取上找到很多共性特征, 即较好地平衡异域文化和本国文化之间的关系, 运用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符号进行编码,,寻求达到国际化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王荣霞.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现状及教育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DOI:10.27410/d.cnki.gxbfu.2020.000804.
[2]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袁丽娜,昝昊搏.全媒体时代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研究[J].科技传播,2014,6(20):38-39.
[4]殷娇,李银英.现实题材电视剧中“莎士比亚化”的艺术表达——以电视剧《都挺好》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09):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