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语文课堂创新发展

作者

白博

中卫市第十一小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面临着创新和发展的新契机。本文就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况、迎接新的挑战及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以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和发展,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人工智能 + 技术;语文课堂;创新发展

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中。作为学生语文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学如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改革与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融合语文课堂的大环境下,教师对于技术的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强化教师培训成为提升这一能力的核心举措,培训可以助力教师接触到前沿的教育技术成果,运用先进技术来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生动高效的学习氛围,还能帮助教师形成正确技术应用理念,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是辅助教学手段,教学的核心始终是对学生知识传授以及能力的培养。

以部编版教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文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利用教材和简单的图片进行讲解。教师通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后,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在课堂上播放五颗豆子的成长过程视频,使学生对文章有直观的认识。教师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布置预习作业,帮助学生提早了解阅读的内容。通过对学生的语音进行智能识别,对发音和语调进行分析和评价。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促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目的是推动科技与教育的深入融合。从教学设计到实施及评价,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计中,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和需求,为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生成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巩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来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学评价采用智能化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深入的整合,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以部编人教版教材《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例,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体验到蝙蝠是如何在夜空飞行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使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组交流的方式来解决。教师利用系统进行智能评价,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在语文教学广泛运用中,要对学生正确使用技术进行指导。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依赖过度、娱乐成瘾等不良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科技作为学习工具,不能作为消遣。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科技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有效地选择和利用信息,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部编人教版小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通过对学生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分析、整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写作。教师给予适时的引导和监督,避免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还提升了学习效率。

四、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数据会被采集与分析。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是非常关键的。学校和教师要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学生信息的安全。采集数据时应当遵循合理、合法必要的原则,目的和方法要向学生及家长说明。为了避免信息的泄漏和误用,应对信息进行加密和储存。

以部编人教版《蝴蝶的家》为例,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来收集学生的作业、测验分数以及其他资料。学校通过与具备较高安全性和可信度的平台签署安全协议,确保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教师应严格遵守规定,不得擅自向第三方透露学生资料。例如,当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时,仅从与教学有关的信息中提取不涉及该学生的个人信息,从而保证了学生的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技术,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就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婉,杨丽.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习作评阅课堂的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11):77-78.

[2]盛晓燕.人工智能环境中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创设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18):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