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寻雅琴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荣河小学 044205
摘要:整本书阅读在新课标导向下的语文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常规的阅读教学相比,整本书阅读最大的特征和优势是阅读素材的一体性。“一本完整的书”是支撑整本书阅读开展的基石,也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底层框架。本文深挖创新模式,借项目式学习、信息化手段、小组合作推动阅读;明确教师从知识传递者到多元角色转变;突破资源选择、时间保障、效果评估难题,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助力学生阅读素养与综合能力进阶。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应用
引言
阅读素材的一体性和完整性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延伸阅读教学的功能性。因此,基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模式才会随着新课标的落实逐步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同时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传统单篇课文教学虽夯实基础,但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深化思维训练上存在局限。整本书阅读以其系统性、丰富性,为学生搭建起通往知识海洋的桥梁,让学生在连贯情节与多元内容中提升阅读能力、拓展思维边界,本文将深度探寻其创新应用路径。
一、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模式构建
1.1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
基于项目式学习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能极大激发学生主动性。以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教师可设计 “荒岛求生项目”。学生分组,需在阅读过程中,依据书中鲁滨逊的生存策略,结合自身理解,为荒岛制定生存计划,包括食物获取、住所搭建、安全保障等方案。在项目推进中,学生深度研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鲁滨逊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间不断交流讨论,完善计划,最后进行成果展示。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将阅读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提升阅读理解、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使整本书阅读更具趣味性与实效性 。
1.2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信息化手段为整本书阅读带来新契机。教师可借助电子阅读平台,如 “书香校园” 系统,为学生推送整本书资源,学生能随时随地阅读,还可利用平台的批注、笔记功能,记录阅读感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教师通过播放影视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三国时期的战争场面、人物形象,加深对文本理解。运用在线讨论区,组织学生围绕 “诸葛亮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等话题展开讨论,分享观点,拓宽思维。
1.3 小组合作式整本书阅读的组织与实施
小组合作式整本书阅读能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教师根据学生阅读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合理分组。以阅读《夏洛的网》为例,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有负责朗读章节的朗读者,记录精彩语句的记录员,分析人物形象的分析师,以及组织讨论的组长。阅读过程中,小组成员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分享阅读心得,如探讨夏洛对威尔伯的友谊体现了哪些可贵品质。针对书中的疑问,共同查阅资料、讨论解决。通过合作,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培养合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提升整本书阅读质量 。
二、教师在整本书阅读创新应用中的角色转变
2.1 从知识传授者到阅读引导者的角色转型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从传统知识传授者转变为阅读引导者。以《小王子》阅读教学为例,教师不再单纯讲解故事内容,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书中蕴含的哲理。如通过提问 “小王子为什么对玫瑰的感情会发生变化”,启发学生理解爱情与责任。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书中角色,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独特的叙事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教师在旁适时给予提示与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书中奥秘,提升阅读思维 。
2.2 整本书阅读活动策划与组织者角色强化
教师需强化整本书阅读活动策划与组织者角色。策划阅读活动时,结合书籍特点与学生兴趣,设计多样化活动。阅读《昆虫记》,可组织学生开展 “昆虫知识竞赛”,赛前学生为准备竞赛,会深入阅读文本,了解昆虫习性、特征等知识。举办 “昆虫观察日记” 展览,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昆虫,结合书中知识进行记录,分享观察发现。组织实地参观昆虫博物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昆虫标本,丰富阅读体验。通过精心策划与组织活动,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
2.3 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指导者角色定位
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指导者。不同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存在差异。对于阅读困难学生,教师可进行一对一辅导,如帮助其梳理《草房子》的人物关系,指导阅读方法,从大声朗读到默读,逐步提升阅读能力。针对阅读速度快、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推荐相关拓展书籍,如读完《简·爱》后,推荐《呼啸山庄》,并指导其对比阅读,分析两部作品在主题、写作风格上的异同。根据学生阅读反馈,个性化调整阅读指导策略,满足学生多元阅读需求 。
三、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突破
3.1 阅读资源选择困难的困境及解决方法
阅读资源选择困难是常见问题。市场上书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且要契合学生年龄、阅读水平。教师可组建阅读资源筛选团队,成员包括语文教师、图书馆管理员、教育专家等。依据课程标准、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筛选适合不同年级的整本书。如为低年级学生挑选图文并茂、故事简单的《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不可以》;为高年级学生选择《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等经典著作。利用网络平台,收集优质书单推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校本书目资源库,方便教师、学生选择 。
3.2 阅读时间保障不足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阅读时间保障不足制约整本书阅读开展。学校课程安排紧凑,学生课余时间有限。学校可调整课程设置,每周安排专门的整本书阅读课,保证学生有集中阅读时间。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如课间、午休,设置班级图书角,方便学生随时借阅。布置弹性作业,减少书面作业量,为学生留出阅读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每天阅读量,如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计划每天阅读 20 页,保障阅读进度,确保整本书阅读顺利推进 。
3.3 阅读效果评估体系不完善的难题及改进措施
当前阅读效果评估体系不完善,多以书面测试为主,无法全面评估学生阅读收获。应构建多元化评估体系,除传统书面测试,增加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阅读讨论中的参与度、发言质量。注重阅读过程性评估,检查学生阅读笔记、阅读心得撰写情况。开展阅读成果展示评估,如学生制作的手抄报、思维导图、故事表演等,综合考量学生阅读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创新阅读模式,转变教师角色,突破应用难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与综合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更为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收获知识、启迪智慧,成长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与思维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
参考文献:
[1]席肖敬.新课标背景下低年级段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5,(03):67-68.
[2]蒋唯唯.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5,(02):59-61.
[3]于静.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研究[N].山西科技报,2025-02-18(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