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温针灸透刺治疗卒中软瘫疗效观察思考

作者

靳露露

敦煌市中医医院 甘肃省敦煌市 736200

摘要:目的:探究温针灸透刺治疗卒中软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卒中软瘫期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卒中软瘫期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透刺治疗卒中软瘫治疗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肢体运动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温针灸;透刺治疗;卒中软瘫;临床疗效

引言

脑卒中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异常是比较普遍的症状表现,如果不进行早期的康复,很可能会导致肢体残疾。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是脑卒中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可减少脑卒中后出现的肺炎、褥疮、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会发生四肢畸形、半脱位等并发症,从而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严重影响。我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开展温针灸透刺治疗卒中软瘫期的临床疗效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卒中软瘫期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卒中软瘫期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4:18,年龄在42-67岁,平均年龄为(58.74±13.36)岁。对照组卒中软瘫期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9:23,年龄在43-68岁,平均年龄为(57.44±13.16)岁。

纳入标准:经CT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伴有Fugl-Meyer运动功能异常者;40-80周岁;患者了解研究的内容,并主动合作,并按照要求进行训练。

排除标准:有精神语言障碍者,有器官疾病患者。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卒中软瘫期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按摩治疗:以穴合谷、内关、曲池、臂臑、太冲、三阴交、足三里、风市为主要按摩穴位,每天按摩1次,每次30 min,连续推拿7天为1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透刺治疗:取十宣穴、四肢远端的瘀络以注射针头或三菱针点刺放血,用三菱针点刺、穿刺等方法,每次出血量约10ml,每次血量不超过50ml。连续温针灸7天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Brunnstrom。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有效率达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临床表现无显著变化或加重,有效率低于3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后肢体的功能异常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表现,如果不进行早期的康复,很可能会导致肢体的残疾。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目前在临床上普遍倡导的是早期康复,重度康复可以有效地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身体功能。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是脑卒中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可减少脑卒中后出现的肺炎、褥疮、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会发生四肢畸形、半脱位等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一定的效果。卒中“软瘫期”为卒中发作2个星期以内,是卒中恢复的首个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恢复时期。卒中的初期表现为瘫痪,主要表现为瘫痪,主要表现为“软瘫期”,表现为全身无力,亦称“静息阶段”。大部分患者在“软瘫期”时,都会表现出“非常虚弱”的样子,患者及其家人对恢复的重视程度也不高,甚至有可能刚度过了卒中的危险期,害怕运动会加重病情,所以“躺平”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病情发展不稳定的时期,“躺平”既有必要,又十分必要。但是,当患者的情况稳定下来以后,再“躺平”的话,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了,比如说,压疮,肌肉萎缩,直立性低血压,便秘等等。临床研究显示,偏瘫时间愈久,患者愈后愈差,故对偏瘫患者进行及早干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为了下一步的功能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石,也是日后进行功能性复健的关键所在。“软瘫期”的患者,即便四肢不能移动,只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也能促进患者的恢复,从而避免出现关节挛缩、肩手综合征等症状。瘫痪阶段一般会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主要是由于下肢下部的神经组织出现了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身体肌肉的锻炼,例如关节被动运动、床上体位变化等,这样就可以防止四肢肿胀。若不是很严重,可以采用按摩、热敷等方法,或按摩等方法,对局部的血液流通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防止四肢抽搐的发生。

温针灸透刺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达到治疗卒中的目的。通过研究发现,针灸疗法可以实现西医的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的效果,形成比较完善的侧支循环,进而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改善肢体的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brunnstrom卒中分期等指标的分析,发现在瘫痪期进行刺络放血能够促进瘫痪的身体功能恢复,从而减少瘫痪的时间,从而达到缓解瘫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蔡希瑜;洪佩宝. 培元固本针法联合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的临床研究[J].智慧健康,2021(06)

[2] 张振发;胡晓华;盛敏丽;胡梦云;宋鸿雁.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软瘫期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