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积极关注”在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

戚新云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的特殊性浅谈班主任如何将“积极关注”运用于中职学生的管理中。其意旨在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足够的关爱,在潜移默化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班集体建设和遵循准则的同时,恰当运用“积极关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还能改善师生关系。

关键词:积极关注;师生关系;心理辅导;遵循准则

1 在学生个性化心理辅导中应用“积极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内卷风暴袭来,学生因学习能力不同,所面临的升学压力也不同,未能成功进入高中的学生只能去往中职继续学习。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职院校的学生比正常高中生更早的面临提升学历和发展技能这两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去了解学生。笔者在实习期间通过观察将班级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划分为以下几类:类一,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某一技能上,导致成绩下滑,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类二,学习效率不高没有自信,成绩始终在中下游徘徊;类三,学习技能和主科两不误,成绩优异,受打击能力较弱。

面对以上三种情况必须将“积极关注”贯彻到底,首先针对第一种类型,班主任需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表扬他的优势,再从学习科目中帮他分析成绩下滑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是真的在关心他、相信他的时候,学生就乐意与班主任亲近,愿听教诲;针对第二种类型,班主任需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努力程度不够还是运用方法不当。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主动性,同时学会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时调节心理压力,防止产生消极、抑郁的情绪,甚至自我否定;针对第三种类型,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由于他们失败的次数较少,抗压能力较低,因此他们的心理往往比较脆弱。例如,笔者在编程课上要求学生完成某项作业,当其他学生比好胜心强的学生先完成时,他们就会产生急躁的心理,作业的完成上就会出现失误、耗时长等情况。笔者根据他们的情况做了一个小实验,以检查若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此类学生的心理,以及完成作业的情况,所得结果表明,急躁的情绪以及不甘落后的心理会扰乱他们的思绪,导致其在完成作业时频频出错。此类学生会将每次作业当作一种竞争,只有排名靠前才会增长自己的自信心,出现一次失败,就会抑郁、懊悔很久,需要父母、老师的不断疏导。作为班主任须及时关注到此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帮助此类学生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对抗挫折的毅力,尽其所能的为班级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积极关注”的过程中,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学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对其给予肯定,学生就能对学习给予重视,对学习成绩的执着得到改善,内心得到鼓舞、关爱,从而能够积极的面对学习和生活。

2 利用“积极关注”改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积极关注”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教育质量,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使这种模式发挥最大的效用,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才测评。所谓的人才测评,是对学生的生源方式、专业选择、性格和成绩等信息进行调查。了解到以上信息后,在管理工作中就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关注”。对于新生,班主任对他们的积极关注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是愿意与学生交流的,当遇到困难时就会积极与班主任沟通,并通过班主任帮其树立远近景目标。对于老生,测评的信息更多的是偏向学历的提升和就业的方向。与学生积极主动的沟通,班主任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建议,营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生活当中,积极关注具体体现在当学生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了解原因,进行心理疏导。在学生面临家庭困难辍学处境时,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为其申请助学金,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安心的学习、完成学业等;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在班级查课、听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步给予鼓励。

当今社会,人们看待中职学生带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中职学生成绩较差,没有必要得到教师过多的关注。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班级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完成了任务并举手等待教师为其加分,由此可见当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时,学生在鼓励下便会往教师期望的方向走。为了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教师可以鼓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去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帮助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为班级争光。经此,学生的成就感会提升,自我认同感会加强。所以班主任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更要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与关爱,便会自觉配合班主任管理,有利于班主任管理班集体,保证管理的质量。

3 应用“积极关注”需遵循的准则

为了保证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发挥“积极关注”的作用,在应用“积极关注”时应遵循几条准则:

一保证“积极关注”的稳定性和连贯性。“积极关注”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保证它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将能更好的促进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使得学生更加信任班主任。与此同时,若能做到对学生客观的评价,还将更大程度的发挥“积极关注”的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成绩。

二客观看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学生任何特征的差异而区别对待,但在某些情况下从学生发展角度考虑可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肯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过于夸张,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4 结语

中职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用“积极关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改善与学生的关系。在实施“积极关注”的过程中遵循相关的准则,给予学生科学化管理,可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需强调的是班主任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校园生活环境,才能够将“积极关注”的价值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 刘海平.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12):113-114.

[2] 孙小江.浅谈“积极关注”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2(16):224-225.

[3] 张海东.发挥角色优势 引导健康教育——中职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0):240-242.

作者简介:戚新云(1997.06—),女,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人,汉族,研究生在读学历,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