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脉学习:全域综合经验学习模式
徐燕萍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 江苏苏州 215021
【摘要】境脉学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经验学习模式,它遵循生活逻辑,注重综合与实践教育,旨在提升学习者的经验。这种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进行专业的学习环境设计,以促进共同体内部各学习要素的有机互动与有效沟通。学习者在这种设计好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不断的多维实践活动,实现个人心智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境脉学习;学习范式;校本实践
境脉学习是平江中学的学习指导理论和课程改革方向。它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经验型学习模式,强调遵循生活逻辑,注重综合与实践育人,全面调动学习要素,旨在提升学习者的经验。在实践中,平江中学通过构建生活情境,推动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并形成了独特的课改样本。
一、情境学习的根本观点
1.学习具有境脉的
境脉学习将学习视为发生在特定场域的综合动态行为,是多样的学习要素有序互动、有效对话的结果。外部的学习环境条件和学习者的自身经验状态,共同构成了激发学习行为的特定之“境”。“境”之运作及由此产生的学习要素对话,乃学习行为的动态之“脉”。“事境”为各种“境”之通称,体现真实性、综合性、生成性、结构性。
学习的过程是对概念进行理解与转化的过程,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有特定背景和内在脉络的。境脉学习主张知识概念是境脉化的,人的成长即概念理解与转化也是要在事境中历练的,同时,学习要建立在个体智力发展和人类文化历史的境脉交织点上,以综合解决问题为核心,重建学习型社会语境意义。
2.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境脉学习下的自主学习包含多个层次的意义:一是参与,学习者主动与内外学习环境进行基于境脉的综合交互,建构属于自己的概念理解;二是匹配,这种主动交互是复杂的,也是高水平的——不同境脉要匹配不同的学习方式;三是觉知,学习者在“学习”这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中必须自觉自控,不断地去认知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进行自我觉知和元认知能力培养;四是全域,学习与发展是彼此关联的生命过程,学习者的“自主”就是内在的血脉联结,它发生在学习的全域——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五是真实,无论是有指导的正式学习,还是无指导的非正式学习,要实现真学习和真发展,必然是离不开“自主”的。
二、境脉学习机制及实施策略
1.境脉情境学习的运行机制
境脉学习是一种全域的综合性经验型学习范式,旨在让学生的学习实现认知有“我”、实践有“根”、成长有“道”。境脉学习的运作机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结合生活事境,对学习境脉进行专业设计,使多样学习要素实现场域聚合,并在共同体内有序交互与有效对话,由此产生信息转化与能量传递;二是学习者置身学习境脉,主动参与,自主内化,在持续的多维实践活动中,提升个体心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水平,逐步实现对境脉的适应及改造。
2.境脉学习推进法
境脉学习遵循生活逻辑,强调实践育人和增强经验,以跨学科的视角,用境脉学习的理念,发掘教育资源,创设文化氛围,辅以学习技术,优化课程活动,促进学生学力提升。一是事境磨砺,教师引领学生以事为“境”、以序为“脉”开展综合性学习;二是“用”中学,教师创设“用”的结构化事境,学生学以致用、为用而学;三是透悟事理(学理),教师以适切的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形成经验图式,构建心智模型;四是提升学力,用智慧做好生活(包含学习)中的事情。
三、校本境脉学习实践
1.跨学科课程开发
人的成长有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大家园,离不开全域的学习与实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地反映过程。学习活动与思维发展的境脉对话,使认知过程变得有序化。境脉学习以“做活动”为载体,在主题拓展中勾连多级概念,在问题解决中提升综合能力。
平江中学开设“跨界·思维”课程,组织跨学科综合类主题学习活动以学用结合的方式,促进思维发展,引领实践创新。“跨界·思维”课程的活动主题设计,从学生当下的生活事境入手,教师开发关联资源,并以师生互动生成的方式加以推进。学生拓宽视野,丰富活动境脉,在生活化的事境学习氛围中,实现信息交叉、融合、迁移。学生身处一个个自然的高仿真任务境脉,如开学交友的多视角座位表设计、秋游归来的分享妙语表达、特定英语单词的文化多维理解学用、统筹整理的系统论方法实践、待客旅游规划的地方文化资源探索等,练思维、学方法、用知识、组资源、找伙伴、解难题,充分调动原生经验、间接经验、程序经验、建构经验,从无序到有序。
“跨界·思维”课程形成了系统思维、跨学科联动、科学实验、理化拓展、设计创造、艺术创新等多个主题系列。师生在共同创造的过程中深度内化并自觉融汇“综合实践+”理念,在学生的学业成就及教师的教育理解等方面,均体现出反哺作用。“跨界·思维”不仅是生活境脉的实践学习课程、全域的综合性经验型学习课程,更是“道”“术”结合的实践自悟学习方式,实现了学习活动与思维发展的境脉对话。有了思维的参与和运作,认知过程便有序化。
2.改进教学方案
平江中学在推动学科教师教研转型过程中,通过教师教研与学生实践的境脉对话,优化课堂设计。教师以学生实践为核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学习单元中的组织与实施,系统梳理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框架,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知识结构,系统规划单元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学科教师与教研组深入分析核心素养及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将学科知识点融入概念体系,全面考虑学生情况,旨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设计高效的学习实践活动。因此,课堂教学实践构建了按时间顺序的流程、按知识点顺序的认知路径,以及按境脉活动顺序的实践对话,引导学生在单元境脉中自主探索。
【参考文献】
[1]徐燕萍.境脉学习:一种引导学习转型的新范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7(29):23-27.
[2]徐燕萍.事境运作:学校教育科研全域管理之道[J].江苏教育研究,2020(16):36-39.
[3]徐燕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三要素”——兼谈沈国琴老师的专业成长[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