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尿毒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

作者

郑旭鹏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尿毒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尿毒症心力衰竭患者2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普通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统计两组的治疗缓解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尿毒症;心力衰竭

尿毒症,作为一种在临床医学中,频繁遇到的严重疾病,其致死率居高不下,且常并发心力衰竭等严重状况,这些并发症,会加剧患者的病理进程,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挑战[1]。鉴于此,对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实施积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2]。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下是详细的研究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尿毒症心力衰竭患者2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女比例8:6,平均(5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9:5,平均(57.21±3.54)岁(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血液净化治疗

血流量控制在每分钟150至200毫升,透析液流量为每分钟500毫升,当滤除液体积达到1000至1600毫升时,转为血液透析,每次脱水量控制在200至250毫升,治疗时长2~4小时,治疗次数3~6次不等。

1.2.2观察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使用一次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借助旭化成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CRRT治疗设备(注册号:国械注准20153100879)进行血液滤过。置换液流量为每小时2.5至3升,血流量每分钟180至220毫升,透析液流量为每分钟300毫升。治疗时间8~20小时不等,治疗次数1~4次不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治疗缓解率。缓解标准:症状和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均明显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缓解率

3讨论

尿毒症患者,常并发心力衰竭,尤其是顽固性心衰患者,其死亡率显著增加,体液潴留,是尿毒症并发心衰的主要血流动力学表现,多数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后,随着体重恢复,心衰症状有所缓解[3]。然而,对于顽固性心衰患者,即使透析后体重恢复正常,并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症状仍难以改善[4]。

作为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血液透析技术,该技术基于扩散和对流原理,通过溶质分子的布朗运动,实现代谢废物的清除,在透析过程中,药物分子遵循浓度梯度差,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进行随机热运动,从而达到净化血液、降低肾脏和心脏负荷的目的。然而,传统血液透析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其对低分子量毒素的清除效率较低,且因清除速率过快,难以获得理想的长期疗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引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通过模拟肾小球的滤过机制,实现持续性的血液净化。CRRT不仅能有效清除血浆中的水分,及中小分子溶质,还可通过置换过程,将机体必需物质回输体内,从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和血流动力学平衡[5]。临床观察表明,采用CRRT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缓解率较高,这一疗效优势,可能源于CRRT的双重作用机制:一方面,该技术可有效清除循环系统中的炎性介质和毒性物质;另一方面,其通过稳定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心脏后负荷,最终实现心功能的显著改善。

4参考文献

[1] 伍中华,杨东方,陶源.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尿毒症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4,47(8):717-721.

[2] 甘小龙. 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尿毒症指标和射血分数的影响比较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24):38-40.

[3] 孟凡超,刘海鹏,赵宗玲,等. 血浆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水平在评估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风险中应用价值研究[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3,11(1):28-30.

[4] 李翠玲. CRRT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141-142.

[5] 杨倩雯,杨海玲,李红梅. 微泵持续推注呋塞米CRRT对ICU肾衰竭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4,14(12):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