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

作者

李思佳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减负提质;增效策略

1融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贯彻“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将游戏元素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使得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游戏元素的融入可以通过多种创新的方式实现。例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以语文知识点为核心的游戏化任务,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乐趣。这些任务可以包括各种语言游戏、角色扮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互动性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语文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一步促进他们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狐假虎威》这一经典故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语言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故事中的狐狸、老虎以及其他动物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的形式生动地展示故事情节。通过这样的游戏化任务,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计语言游戏环节,例如让学生通过寻找故事中隐藏的成语或完成特定的语言任务来获得分数,从而激发他们在游戏中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也使得语文知识更加具体、生动地融入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场景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国家“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通过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理解、欣赏及评价语言的精妙运用,从而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并领略审美意象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完成《鸟的天堂》和《四季之美》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描绘自然景物的课文进行整合,设计以“如何描绘景物变化之美”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开展阅读活动之前,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展示优美的自然景观图片和视频,辅以悦耳的音乐,精心营造出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知能力。随后,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挑选出最能触动心灵的课文片段,并鼓励学生绘制相应的插图,以形象思维再现文本内容。最终,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图画,激发他们对画面潜在动态变化的想象,并引导他们尝试用文字将这些想象表达出来。通过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从直观角度增强学生对文章审美意象的认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坚持问题导向,鼓励个性表达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坚持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事件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圆明园的毁灭给留下了哪些深刻的教训?”或者“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在未来重演?”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能学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从文化、艺术、建筑等多方面探讨圆明园的价值,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同时锻炼他们的多角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组织小组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助共进

在当前实施的“双减”政策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共进,而且还能显著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相互学习来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以《草船借箭》这一经典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深入研究故事中的一个特定角色或关键情节,并准备相应的展示材料。小组成员需要共同讨论,分工合作,最终以戏剧表演、角色扮演或故事复述等多种形式,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有效地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共演讲能力。同时,小组协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和理解他人,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融入游戏元素、创设情境、坚持问题导向以及组织小组协作学习等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未来,期待教育工作者能够继续探索更多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燕.减负增效——浅议“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2(43):1-3.

[2]陈倩.“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2(21):128-131.

[3]吴彬.“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2022(1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