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郑民荣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对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思维能力;加强信息化教学,降低学习难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通过策略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习能力
引言
核心素养反映了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引领着各学科教育教学的方向。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亟需深入探究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究,期望能够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因此学习数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然而,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仅依靠理论精讲,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容易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各类情境中直观感受数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以《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校园运动会”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校园运动会各个比赛场地的位置,教学楼为中心点。课堂上,教师应用语言引导学生代入情境中,如“同学们,马上学校就要举办运动会,但是运动员们不知道比赛场地的位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当小小志愿者,为运动员们提供准确的信息”。在将学生引入情境后,教师就可带领学生学习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然后,给出第一个任务:“小明同学要参加跳远比赛,他现在站在教学楼门口,大家快告诉他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找到跳远场地呢?”学生们根据屏幕中的地图,回答出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参加完跳远比赛后,小明又要去参加500米比赛,比赛场地在跳远场地的西北方向,距离大约是半个操场的长度,你能在地图上指出路线吗?”在学生掌握方向和位置的原理后,教师带领学生建立坐标系,使学生由生活中对方向的直接感知,抽象为数学坐标点,如此能够依托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场景,用方向和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需要,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基础。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背后的逻辑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系统的数学思维体系,提升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以《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三角形分类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在多媒体中为学生分别呈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些三角形,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该问题较为开放,学生可以从角的大小、边的长短等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在学生思考完成并得出一定结论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那能不能根据你们发现的不同,尝试给三角形分分类呢?”此时,学生们又开始思考,尝试将手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在学生们初步完成分类后,教师可带领学生系统地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此时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后,已经初步了解了不同三角形的特点,教师便可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如“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存在对另外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影响?”以此引导学生观察直角三角形中角的特点,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90°的结论。在学习四边形分类时,教师可如法炮制,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加强信息化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信息化教学能够通过多媒体软件、教学APP等工具,以直观、动态的形式展示知识内容,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培养核心素养。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通过动画演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将平行四边形沿着一条高剪开,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另一侧,从而拼成一个长方形。在这个过程中,动画以慢动作、分步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平行四边形是如何转化为长方形的。同时,教师配合动画讲解:“同学们仔细看,我们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大家思考一下,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呢?”此时,学生能够观察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以此方法,将多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抽象概念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抽象素养。
结束语
教学由“教”与“学”两部分活动组成,其中“学”作用的发挥,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要想让“学”充分发挥作用,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如此方能确保教学活动开展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导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以此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关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3,(11):53-56.
[2]陈採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3,(09):53-55.
本文系南平市“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教育科研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培养学习能力的真实课堂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