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思考
陈红
温宿县林业和草原局 新疆阿克苏 843100
摘要:我国在粗放经济发展中造成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国土绿化行动关系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会面临一些问题,影响国土绿化行动的效益。为此,文章基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分析一些路径建议,旨在解决一些困境、难题,让国土绿化行动发挥出价值,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可持续发展
引言:
国土绿化行动致力于改善区域国土的生态环境,解决社会不断发展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如植被减少、荒漠化严重、湿地占比缩小等,逐渐恢复城市的生态环境。截至2023年,全国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国土绿化面积超过800万公顷。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进了线上线下植树活动,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1500多个。数据说明我国国土绿化行动推行已经取得优异的成果。尽管目前我国国土绿化行动成果显著,但依旧会面临一些挑战,对国土绿化行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文章探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希望能为我国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供参考,助力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
一、国土绿化行动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绿化行动是关键。国土绿化行动是我国政府重大战略举措之一,致力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改善国土生态环境,让区域经济能与环境协调发展。国土绿化行动的目标是让全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6%,人均公园绿化面积达到18m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比如区域大规模推进植树造林活动,种植一些适宜地区的树种,提高植被覆盖率;对出现沙漠化的区域开展治理,修复生态系统,逐渐消除沙漠化问题;加强对区域湿地的保护,增加河流、湖泊等区域的绿化面积等。
二、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义
国土绿化行动的目的是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将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能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以下将探讨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义。
(一)维护生态安全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安全成为“绿色中国”建设的关键。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将能在全国范围推进植树造林,如荒山荒地以及城市周边区域,有助于鼓励、引导民众共同参与,营造社会生态文明的氛围,实现维护生态安全的目标[2]。
(二)改善民生福祉
生态问题与民生问题紧密联系,做好生态保护,将能改善民生福祉,帮助区域民众实现致富。比如政府部门组建专业队伍,开展植树造林、荒漠化治理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能为区域农业、工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空间,促进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达成改善民生福祉的目标。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区域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都将受到影响。利用植树造林、荒漠化治理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能营造适合生物生存、繁衍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四)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发展除了经济发展,也包括生态发展,两者属于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能让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稳定。
三、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路径建议
(一)坚持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作尤为重要,能解决以往国土绿化行动中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提升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效益。首先,明确规划要点。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规划人员需要遵循环境保护的要领,比如在国土绿化行动中,在自然恢复的基础上引入人工修复,使两者能充分结合,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国土绿化行动过程中,规划人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地区造林、荒漠化治理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规划方案,确保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健康。其次,完善规划方案。规划人员在完善规划方案的过程,要先做好区域的调研、勘查工作,了解区域水文、地质、植被、人文等要素,之后从国土空间规划角度,统筹区域的各类资源,编制多规合一、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规划的可行性、有效性。最后,不断优化方案。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规划人员要注重不断优化方案,如从规划方案的目标、内容出发,设计具体、针对性的评价内容,利用评价方式反馈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的不足,不断优化规划方案[3]。
(二)坚持多措并举
坚持多措并举是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路径之一。首先,要强化资金保障,引入社会资本的力量。虽然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生态成效显著,但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也成为国土绿化行动开展的难点之一。为了确保行动过程拥有足够的资金,地区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如开展政府主导的融资项目,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进市场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的力量解决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资金问题。其次,建设标准化国土绿化行动机制。目前,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面临机制缺陷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建设标准化国土绿化行动机制。政府部门要推进各项机制的建设、完善,比如行动规划环节,要遵循科学、合理的目标要求,制定恰当、适宜的任务、措施,满足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要求;推进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促进国土绿化行动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再次,政府部门要注重构建国土绿化行动的质量监管机制。比如根据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要求,设计针对性的监管目标,利用监管方式规范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最后,政府部门应推行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在责任落实方面,根据行动的目标、内容,明确各级责任,稳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考评方面,注重考评指标针对性、指向性,公开、透明的推行考评机制,从考评中找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与改进行动中的不足。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依据考评结果,对负责人员实施奖惩,营造激励、约束的工作氛围,激发负责人员的主动性,稳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4]。
(三)坚持改革创新
政府部门要利用人才、技术的支持,解决传统国土绿化行动中的效率问题、质量问题、监管问题,提升国土绿化行动成效。一方面,政府部门应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组建具有现代化素质的造林、荒地利用队伍,利用人才优势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改革创新。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无人机遥感等新兴技术,推进活动进程改革,比如在行动监管工作中,构建物联网、大数据的监管平台,实时采集行动现场的数据,用于监管分析,及时找出行动中的问题,提升监管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能促进地区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为此,文章提出一些路径建议,比如规划人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划;规划人员要注重不断优化方案,设计具体、针对性的评价内容,利用评价方式反馈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的不足;政府部门应遵循科学、合理的目标要求,制定恰当、适宜的任务、措施,满足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要求;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无人机遥感等新兴技术,推进活动进程改革等。希望上述路径建议的探讨能为我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助力我国社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晨.关于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的调研报告[J].甘肃林业,2023,(04):7-10.
[2]绿文.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J].国土绿化,2022,(03):12.
[3]王新光.平原地区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实践与启示——以永城市为例[J].资源导刊,2021,(09):19.
[4]杨春.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思考[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8(03):17-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