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郑琇霖
唐山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发展,工程企业面临多项目并行实施的挑战,资源优化配置成为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本研究针对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了动态规划、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三种方法的应用。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这些方法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显著效果,资源闲置率降低68%,工期延误率降低60%,成本超支率降低65%。研究结果为工程管理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工程管理;多项目资源配置;优化算法
1.引言
工程管理面临着多项目并行实施的挑战,资源优化配置成为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关键。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承接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多个项目同时实施导致资源需求量大、资源冲突频繁,传统的单项目资源配置方法已难以满足实际需要[1]。本文针对工程管理中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动态规划、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三种方法的应用。通过分析现有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单项目资源配置、多项目进度优化等方面,对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文旨在构建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方法体系,为工程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2.多项目资源配置理论基础
多项目资源配置理论是指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将各类资源合理分配到多个并行项目中,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解决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资源等的科学分配。在工程管理领域,多项目资源配置需要考虑资源的有限性、时效性和共享性等特点。有限性体现在企业可用资源总量受限;时效性表现为不同项目对资源的需求随时间动态变化;共享性指资源可在多个项目间灵活调配。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关键要素:资源约束条件、配置目标和优化准则[2]。资源约束条件包括资源总量限制、单个项目资源需求量、资源可用时间窗口等;配置目标是在满足各项目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项目成本最小化;优化准则则是评价资源配置方案优劣的标准,通常包括资源平衡度、资源利用率、项目完工时间等指标。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应当既能满足各项目的资源需求,又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这就需要运用科学的优化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寻求最优配置方案。

3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3.1动态规划资源优化方法
动态规划方法通过将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分解为子问题,逐步求解最优配置方案。该方法基于最优子结构和重叠子问题特征,建立状态转移方程,通过递归或迭代求解。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首先确定决策阶段、状态变量和决策变量,然后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最后通过动态规划求解最优配置方案。此方法可以有效处理资源配置的时序性问题,确保各阶段资源分配的最优性,但在处理大规模项目时计算复杂度较高。

3.2遗传算法资源优化方法
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求解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该方法将资源配置方案编码为染色体,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不断进化,产生更优的配置方案。算法首先建立种群,对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价,然后通过遗传操作产生新的种群,经过多代进化最终获得最优或近似最优解。该方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求解效率高的特点,但参数设置对算法性能影响较大。具体数据如下表2所示。

3.3模拟退火资源优化方法
模拟退火算法通过模拟金属冷却过程来解决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该方法基于概率接受准则,在搜索过程中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劣解,有助于跳出局部最优。算法首先设定初始温度和降温规则,通过不断降温和状态转移,逐步趋向全局最优解。该方法具有收敛性好、易于实现的特点,但初始温度和冷却速度的设置对算法性能影响显著。

4方法应用与验证
4.1应用条件与过程
在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中,需要基于三种算法特点设置相应参数并执行优化过程。动态规划方法中,资源状态设定为每日可用工人100人,设备20台,按15天为决策周期进行资源分配。其中项目A分配40人、8台设备,项目B分配35人、6台设备,项目C分配25人、6台设备,确保总人力不超过100人,总设备不超过20台的约束条件。遗传算法参数设置方面,采用种群规模100个,交叉概率0.8,变异概率0.1,进化代数200代。染色体编码长度根据项目数、资源类型和时间周期确定为36位,保证编码完整覆盖问题特征。模拟退火算法设置初始温度1000℃,终止温度1℃,降温系数0.95,每个温度下迭代100次。通过Metropolis准则确定状态转移接受概率,确保算法收敛性。实施过程采用MATLAB编程实现算法求解,首先收集三个并行项目6个月的资源需求数据,进行参数初始化设置,执行算法求解过程。在求解过程中,根据实际工程约束条件对配置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最终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案。
4.2方法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方法的性能发现,动态规划能够获得全局最优解,资源利用率达到95%,但计算时长较长,达到45分钟,且随问题规模增大计算复杂度呈指数增长。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计算效率较高,分别为25分钟和30分钟,内存占用仅为128MB,但获得的是近似最优解,资源利用率分别为92%和90%。在参数依赖性方面,动态规划对参数不敏感,而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求解效果受参数设置影响较大。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项目规模和计算资源限制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
4.3 应用效果评价
通过分析实际工程项目应用效果评价表可知,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资源闲置率从25%降至8%,改善68%;工期延误率从30%降至12%,改善60%;成本超支率从20%降至7%,改善65%。资源调配频次大幅减少,从45次降至15次,降幅67%。同时项目完成率提升至98%,较实施前提高15%;客户满意度达到95%,提升19%。数据表明,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项目进度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工程管理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5结语
本研究围绕工程管理中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这一核心问题,系统探讨了动态规划、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三种优化方法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三种方法各具特点:动态规划能获得全局最优解但计算复杂度高,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计算效率高但获得近似最优解。实际应用表明,这些方法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工期延误率和成本超支率。研究成果为工程管理领域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对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宗耘,肖鑫利,张健. 电力工程项目资源配置优化路径 [J]. 项目管理评论, 2019, (05): 58-60.
[2]肖杰. 试探讨工程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中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J]. 财经界, 2019, (03):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