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张敏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华君外国语学校 225200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性活动,并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其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与巩固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探究性学习作为在教师引导下,应用科学思想与思维对某些问题与任务实施自主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将其应用于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状态得到有效转化,让其更主动的学习与探究相关物理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经过探究相关物理问题与规律,深度掌握物理内容的本质。因此,在初中物理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师需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以帮助学生转变以往的学习负担,体会学习物理内容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高效理解物理学的内在规律,并促进其学习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有助于学生的物理思维发展。初中物理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都认为物理知识相对复杂且难懂,特别是面对抽象化物理知识,觉得无法有效理解与应用。而探究性学习的运用,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开展的自主性学习,即教师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实施自主探究,并在该过程,可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和帮助,以深化其对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高效掌握相关物理知识[1]。由此可知,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可经过相对简单的知识找到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自身的物理思维发展,简化其学习过程。
第二,有助于学生灵活应用学习的知识点。素质教育下,课堂上的知识讲解,不只是为了学生充分掌握某个知识点,更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以促使其灵活应用学习的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问题。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指导学生进行不断思考与发现的一种学习方式,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与探究知识的兴趣。经过该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掌握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过程,创设引发思考与探究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体验,而且还能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热情,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并实现深度探究。
以“内能 热传递”教学为例,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可以把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引入课堂,在榴莲的果肉比较细腻,软糯,由于其特殊的风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离榴莲很远的地方,人们就能够闻到浓浓的榴莲味,这是什么现象呢,说明了分子在做什么运动?通过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认真的观察与思考。通过该过程,教师就能让学生理解物体分子的运动和内能之间的关系,并对远远闻到果香的现象做出相应的解释。通过宏观的生活现象,让学生能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分子运动与内能的关系,体会物理知识的规律,这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层次理解与掌握内能的知识,而且还能掌握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由此可知,通过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热情,而且还能提升其自学能力与探究能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培养探究能力
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对其自学与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需注重教材内容的仔细研读,立足于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便于学生深入探究相关教学内容,并从各个方面,思考不同知识点存在的关联,以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并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2]。因此,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将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目的,引导学生高效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制定与学情相符的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以“欧姆定律”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欲,以便于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充分掌握与电学的基础知识。基于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问题:(1)电流、电阻、电压都是指什么?(2)怎样理解闭合电路中电流、电阻、电压之间存在的关系?(3)怎样能证明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规律?在确定了具体的探究内容之后,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教材内容与已掌握的知识,高效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在学生进行探究过程,物理教师可融入一些生活中运用欧姆定律的例子,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并增强其学习效果。
(三)开展合作学习,增强探究效果
合作学习是极其高效的一种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建小组,以此让那个学生一起参与至实践任务。因此,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者,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需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以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感受到探究活动开展的成就感。
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为例,本单元主要设计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能源的理念。在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相关内容的兴趣,教师可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及其学习水平,对其进行科学分组,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并强化其协作能力。接着,教师可让学生互相合作,收集有关能源的资料,指导学生合作制定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计划,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探究的热情。在学生完成能源可持续计划之后,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探讨,互相学习和借鉴,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到。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与发展,而且还能帮助其高效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是将学生作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方式,将其应用于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品质提高,而且还能促进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落实。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教师需明确探究性学习的应用价值,通过情境创设、教学内容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提供给学生充足探究物理知识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物理思维与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压强”一课为例[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14):49-51.
[2]范磊.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以“用冰箱探究物态变化”为例[J].物理之友,2023,39(0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