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研究
李雅婧
甘肃省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33399
摘要:新工科相较于传统工科,其主要是将新产业、新经济作为背景,积极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新型的工科专业,基于产业之后的发展需求,通过智能化、信息化进行转型而形成的,而在该背景下电工电子教学也需做出相应的改革。鉴于此,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各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以促进电工电子教学效果提高,并培养出时代所需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电工电子;改革;策略
新工科是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一项战略行动,属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与关键抓手,是新时期工程教育改革的全新方向。电工电子教学主要是对电气工程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以便于学生在日后能更好的从事电子维护、制造与应用的新型人才。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的教学时,教师需立足于新经济与新产业对于人才提出的要求、定位等,对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这不仅有助于高校的专业群建设,而且还能构造出特色化专业,从而为我国的战略化发展输送更多的高技术性人才。
一、更新教学内容
基于新工科背景,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全兴的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作为基础,对电工电子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重组与整合,可以把教学内容划分成三部分,也就是基础理论、电子设备与器件介绍、新技术。对于基础理论而言,一般是采用传统灌输式,即在讲解电子器件内容的时候,适当的减少其内部原理内容讲述,偏向于其实用性与功能性讲解,如在对二(三)极管进行介绍时,需注重讲解其特点、功能与实际应用。在讲解电气设备的时候,可对其设备进行实物展示,或者是动画、多媒体展现,也可以进行仿真实验,而在实物呈现时,教师可注重设备的器件讲述,并运用仿真实验、动画等,对理论内容实施补充,面对基本的电子原理或者是数学公式等内容时,则可采取多媒体进一步展示。对于新技术而言,由于当前教材中关于新技术的内容较为有限,教师则可基于专业内容,通过补充讲义的方式,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并通过共享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内容,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电工电子的产业内容实现密切结合,并增强知识的实用性与前瞻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以往的电工电子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都与其他课程相同,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被动听讲,但电工电子专业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多,有着较强应用性,若仅凭灌输式讲解,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而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教学可构建线上的学习平台,经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结合,以转变课时少、学习空间受限的弊端[1]。因此,在电工电子的教学过程,教师可在课前发布些预习资源或者任务,让学生观看,以完成相应的预习作业;课堂上,教师可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依据学生完成的预习任务,实施互评;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并在其完成作业之后,对其错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整理与总结。另外,在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提问、与教师沟通,以便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整个学习情况,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并确保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以“电路的分析方法”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可运用线上平台实施翻转课堂,即课前,教师可将等效变换法、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等相对典型的电路分析方法的概念和应用,及分析方法等制成视频上传到平台上,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布置难以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完成的作业。面对基础与能力不同的学生,可设计简单、中等、高等的任务,以落实个性化教学,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感。具体任务为:第一,简单任务是依据视频中的分析方法与例题,让学生自己解题,以内化其对知识的理解;第二,中等任务为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总结各种电路分析的方法具备的优点与劣势,或让学生按照学习的重难点,自己出题;高等任务则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自主设计、分析电路,并到实验室构建与测试电路,或者是用软件进行电路模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与实践力,并深化其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作为电工电子教学必备的一环,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工程的创新力与实践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研究电子问题、实现系统学习的能力实现良好发展,以促进新工科教学的良好发展和落实。因此,在电工电子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师可将实验操作的视频以及线上的仿真操作平台提供给学生,以便于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到实验用到的设备、整个流程及实验原理的同时,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试错空间”,以提升其实际操作实验的成功率[2]。经过实践教学的强化,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兴趣,训练其实践动手力,而且还能转变课时短、时间地点固定、试验设备固定的弊端。除此之外,电工电子的实践教学实施,还需注重校企的深度合作,即学生在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之后,可以到与之相关的企业参与实践培训,以促使学生获取到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完善的配套设施。同时,校企合作的开展,不只是企业能提供给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而学校还能提供给企业更多高质量、高素养的技术性人才,如帮助企业研发新的技术与产品,以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最终达成校企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不仅能促使学生更有效的巩固其学习的专业知识,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于之后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因此,电工电子教师可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等策略,优化教学改革,以培养出适应新经济和新兴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电工人才。
参考文献:
[1]尤忍堂,申毅莉,陈晓昀,等.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思政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23,33(03):77-82.
[2]祖培培.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农业工程与装备,2023,50(02):69-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