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转型

作者

李晓璐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摘要:《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在制作内容、发行渠道、运营平台、管理模式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培养多种形态、技术前沿、竞争力强的融媒体力量,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能够相互补充、共同进步,逐渐构建符合现代社会进步需求、技术方式多元、传播效力与公信力都较为突出的融媒体传播新格局。在融媒体综合传播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记者具备机遇与挑战,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造成影响,造成在信息传递手段、目标受众等多个层面的落差。因此传统媒体记者需要紧跟时代脚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实现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传统记者;转型

引言:伴随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平台促进信息交流更加迅捷,增强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导致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中难以满足社会大众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从而引发了传统媒体受众群体的分化。为了确保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稳定发展,传统媒体记者积极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转变为融媒体记者,提升自身在媒体融合与发展中的竞争力。

一、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面临挑战

在融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为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使新媒体能够更为精准地定位目标人群。通过对用户行为、兴趣和需求的深度分析,新媒体可以针对性地推送内容,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还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忠诚度。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快速便捷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获取所需信息,增强了新媒体的吸引力。随着公众对智能手机等携带式设备的日益依赖,通过新媒体接收信息已经成为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习惯。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由于传播方式相对单一和时效性不足,难以为受众及时传递最新的新闻信息,使得大众在传统媒体上获取信息的体验缺乏顺畅性、及时性。尤其是在突发事件或热点新闻的传播中,传统媒体的信息更新速度往往难以跟上新媒体的即时发布,从而使公众难以获得满意的新闻体验。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适应受众日益变化的需求和信息消费习惯,另外传统媒体按报道的新闻内容不同,具备多样化分类,如:在广播中分为音乐广播、交通广播、新闻广播等,使大众难以准确找到符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从而难以实时接触感兴趣的新闻。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力降低,用户数量不再固定,导致传统媒体难以跟上媒体融合发展的节奏。

二、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转型策略

(一)增强新闻服务意识

随着融媒体时代到来,传统媒体记者的职业模式与思维方式进行根本性转变,传统媒体记者在职责中应主动创新思想,坚持传统媒体发展的方向,强化传统媒体记者新闻提供的服务意识,迎接融媒体带来的全新挑战。传统媒体记者需要综合评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的职能优点,借助于媒体能力融合的途径,增强新闻的传播效能。从传统媒体记者角度出发,应在融媒体时代积极主动转变为具备多种技能的新型人才,要求对社会热点保持高度热情的追踪和关注,在新闻的挖掘与报道中注入深度和文化内涵,使公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能深入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有效地突显新闻在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价值。传统媒体记者在向融媒体记者转型时应积极掌握融媒体的丰富特性,采用图文结合、视频剪辑和动效等多元手段报道新闻内容,运用多样化的展现方式来吸引大众对新闻内容的关注,并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法组合迎合各类人群的新闻信息需求差异。

(二)关注社会舆论引导

传统媒体记者需要推动社会进步与提供信息服务,因此传统媒体记者在职业活动中需要准确理解自己的职责,全方位地了解潜在的风险与挑战,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整及变革来面对融媒体挑战。此外传统媒体记者应深刻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内容上的权威性,利用权威性新闻内容正确引导公众舆论。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传统媒体记者应当坚持新闻信息的准确性与中立性,积极从媒体引导者向多元角色转换,并深刻理解公众舆论指向性工作面临的挑战日渐加剧。尤其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具有影响力人物容易引发大众对新闻信息的判断发生变化,因此传统媒体记者在处理社会舆论时,不仅应坚持新闻道德,还要不断增强对新闻信息的敏锐察觉力。

(三)优化媒体工作流程

首先,传统媒体记者需要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归类汇总,进而深入分析新闻报道内容,在感知新闻热点方面依赖对事件的高度敏感性,锁定观众的兴趣所在。另外传统媒体记者在采集和传递新闻消息在时间上可能耗费精力,而且单纯的文字新闻报道难以使大众深刻领悟新闻事件的真相。因此传统媒体记者可以通过图片或微视频等多种手段展现新闻事件进展,确保大众对新闻深意的全方位把握,促进新闻传媒的社会影响与传播效能。其次,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记者需要对融媒体内容进行构思与设计。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体记者需要深度解析媒体平台的功能与受众特性;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分析,建立新闻内容精准投放和高效传达的稳固基础。在短视频飞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媒体记者可将采集的现场视频资源进行重新编辑和加工,将其转化为具备新媒体独有的“即时”“便捷”和“简短”等特色的新闻报道。传统媒体记者在收集及分发新闻信息的流程中,需要结合融媒体环境的独特性,以融媒体的视角为基础进行创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以及移动客户端等手段拓宽新闻的传播边界,进而全方位提升传统媒体的公众影响力。

结论:总而言之,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遇到巨大的考验以及转型的压力。传统媒体记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新闻搜集和报道手段,还需要熟练利用新媒体工具,积极融入多媒体一体化、数字化技术以及互动内容的制作中。传统媒体记者转型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同时,影响到传统媒体是否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及能否不断向公众提供优质、多样化的新闻信息。传统媒体需要促进传统媒体记者转型,提供关键的支持与培养计划;同时传统媒体记者需要敏锐地洞察新闻媒体的变化,积极探索创新的新闻报道手法及内容风格,顺应融媒体生态和大众兴趣的不断演进。

参考文献:

[1]张鹏飞.试论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转型[J].中国报业,2024,(16):164-165.

[2]王宝泓.传统媒体记者在全媒体时代的职业转型与发展路径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4,(09):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