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师的行业实践报告
刘婷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参与行业实践的经历,探讨了对汽车行业实践的认识与感受。通过实践,笔者不仅了解了汽车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趋势,还深刻体会到行业实践对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行业实践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提出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旨在为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师;行业实践;教学改革;认识与感受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企业对汽车人才的要求也在变化。中职学校是培养汽车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但目前汽车专业教学存在几个问题: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师缺少实际操作经验。这些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学到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不少中职学校支持汽车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实践,教师能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再把实际经验带回课堂,推动教学改进。本文以教师视角,分享笔者在汽车行业实践中的体会,并探讨实践对教学改革的帮助和意义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汽车行业变化很快。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车载互联等新技术正在改变这个行业。作为培养汽车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必须跟上这些变化。学校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但目前存在一个问题:很多汽车专业教师长期在学校教学,很少接触企业实际工作。他们对行业新趋势、新技术了解不多,导致教给学生的知识有些脱离企业真实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正在采取行动。学校组织汽车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主要想达到三个目的:第一,让教师了解行业最新情况;第二,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通过这些实践经验来改进教学。
二、实践中的认识与感受
(一)对汽车行业的认识
1.行业技术更新快
在企业的实践让笔者真切感受到,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特别快。比如,电动车的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这些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变化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持续学习,否则很容易落伍。作为教师,笔者意识到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技能,帮助他们毕业后顺利就业。
2.企业需要多方面人才
通过和4S店技师、车间主任的交流,笔者发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很全面。除了会修车、懂技术这些基本功外,企业更看重员工的职业态度、团队合作精神,还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让笔者明白,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只盯着专业技能训练,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践出真知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真正理解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有些在课堂上讲得很顺的理论,到了维修车间可能根本行不通。比如教材上的故障排除步骤,遇到真实案例时常常需要灵活调整。这些经验让我发现教学中的不足,现在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案,让教学更接地气。
(二)实践中的感受
1.实践开阔了眼界
这次实践让笔者走出校园,深入汽车4S店和维修厂。笔者亲眼观察了汽车从销售到售后的完整流程,了解了客户接待、故障诊断、维修保养等具体工作。这些实际经验帮助笔者更好地把握行业需求,也为改进课堂教学收集了真实案例。
2.实践提升了教学信心
在车间实操过程中,笔者掌握了最新的检测设备和维修技术。现在笔者能自信地把这些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用真实的维修案例代替书本例题。这让笔者从一个单纯的理论传授者,转变为能结合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3.实践加速了专业成长
参与企业实践是教师提升的最佳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笔者不仅精进了专业技能,更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这种成长既提高了笔者的教学质量,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更好基础。
三、实践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转变教学思路
这次企业实践让笔者意识到,过去那套“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汽车行业的发展了。现在笔者们需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重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具体来说,笔者会这样做:
1. 每学期至少更新30%的教学案例,确保内容紧跟行业新技术
2. 在课堂上增加实操环节,把理论讲解控制在50%以内
3. 定期带学生参观4S店和修理厂,让他们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
(二)创新课堂教法
根据实践收获,笔者准备尝试这些新的教学方法:
1. 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完整的汽车检修项目
2. 案例教学:使用笔者在企业收集的真实故障案例
3. 任务驱动:每节课都设置明确的工作任务目标
(三)提升教师队伍
实践经历让笔者认识到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建议学校从三个方面加强师资建设:
1. 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1-2个月
2. 定期邀请4S店技术总监来校开展技术讲座
3. 建立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群,方便随时请教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把最实用的技能教给学生。
四、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
(一)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实践时间不够用
教师平时教学任务重,很难抽出大段时间去企业实践。短期的实践只能走马观花,没法深入了解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技术细节。这样就导致实践效果打折扣,教师对行业的认识也不够全面。
2.校企配合不到位
有些企业虽然接收教师实践,但态度比较应付。他们安排的实践岗位和任务,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实际需要。有的只是让教师旁观,或者做些简单重复的工作,这对教学帮助不大。
3.实践收获没用好
教师从企业实践回来,很多好的经验没有及时转化到教学中。有的因为不会总结,有的因为教学安排太紧。这样实践就失去了意义,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很有限。
(二)改进建议
1.科学安排实践时间
学校要调整教学安排,给教师留出足够的实践时间。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1)集中实践:比如每学期安排1-2周脱产实践
(2)分散实践:每周固定1-2天去企业
寒暑假也可以利用起来,让教师有更长时间深入企业学习。
2.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要主动与企业沟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具体建议如下:
(1)和企业共同制定实践计划
(2)明确每次实践的具体目标
(3)让企业了解教师实践的教学需求
同时,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等服务,实现双赢。
3.做好实践成果转化
建议学校采取这些措施:
(1)组织实践心得分享会
(2)开展教学研讨会
(3)建立实践成果奖励制度
还可以把实践成果纳入教师考核,激励大家把企业经验用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郑丹凤.西部素质教育,2022(8)
【2】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质量提升实践与探讨.王丽.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12)
【3】欠发达地区中职汽车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现状分析.蔡邦德.汽车维修技师,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