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探讨

作者

杨敏

吉水县双村镇中心学校 331602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思维发展和未来社会适应能力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教材为依托,深入分析当前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创设情境、强化实践、融合读写等方面探讨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希望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学生口语交际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部编版六年级

引言: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承担着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关键要素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我、理解他人的重要工具,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其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需求都在不断发展,此时加强口语交际教学,提升其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精心编排了丰富多样的口语交际内容,为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仍是当前语文教学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意识淡薄

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仍过于注重字词教学、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将口语交际视为语文教学的“附属品”,缺乏系统的教学规划和目标设定,在课程安排上,口语交际课时常被挤占,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口语表达机会,难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

(二)教学方法单一

许多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比如在讲解口语交际话题时教师往往只是简单介绍话题背景和要求,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代表发言,缺乏对交际过程的有效引导和互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口语交际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

(三)脱离实际生活

口语交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设计的口语交际话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导致在交际过程中无话可说或言之无物,比如设置一些过于抽象、专业的话题学生难以理解和表达,无法真正将口语交际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多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内容也往往侧重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语法是否正确等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态度、倾听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也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改进方向。

二、提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激发其口语交际兴趣,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比如在教学“请你支持我”这一口语交际话题,教师可以模拟校园生活的场景,设置“向校长建议在校园内增设图书角”的情境,教师先展示一些学校图书馆人满为患、学生借阅书籍不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请求者和校长,扮演请求者的学生需要清晰、有条理地阐述增设图书角的理由,如方便学生阅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并思考如何应对校长可能提出的疑问和反对意见;扮演校长的学生要认真倾听请求者的发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回应,如询问图书角的选址、书籍来源、管理方式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在模拟真实的交际场景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强化实践,提升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辩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辩论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后组织一场班级辩论赛,比如以“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辩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在辩论前学生需要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辩论过程中双方辩手要清晰地阐述自己的立场,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反驳,教师在辩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遵守辩论规则,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辩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辩论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口语交际中不断改进。

(三)融合读写,促进能力迁移

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三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将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机融合,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对话、情节发展等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对话,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我”和闰土,模仿他们的语气和神态进行对话,通过这种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学习到作者在人物对话描写方面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然后将讨论的内容整理成文字,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比如在布置“我的理想”这一写作任务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以及实现理想的途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拓宽思维,然后将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写下来,使写作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结论:

提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为依托,通过创设情境、强化实践、融合读写等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持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不断提升自我,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  2024(11):100-102.

[2] 王宝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J].  2025.

[3] 郭娅.基于"生动语文"教学观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