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暖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秦亚静

身份证号码:120225198903152964

引言

暖通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能源利用效率。随着人们对居住和办公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推进,暖通工程在建筑功能实现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当前暖通工程施工中,技术应用不规范、质量隐患时有发生等问题,不仅影响系统正常运行,还可能增加后期维护成本。深入分析施工技术要点,探究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对提高暖通工程施工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暖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 管道安装技术

管道安装需以系统功能与耐久性为核心。材料选择需结合介质特性,如高温热水管道优先选用无缝钢管,空调冷冻水管道可采用镀锌钢管,避免因材质适配性不足导致腐蚀或泄漏。管道连接时,螺纹连接需确保丝扣完整无断丝,接口处缠绕生料带均匀紧密;焊接连接则需保证焊缝饱满,无夹渣、气孔等缺陷,焊后及时清理焊渣并做防腐处理。管道敷设需严格遵循坡度要求,热水管道沿水流方向设上升坡度,冷凝水管道沿排水方向设下降坡度,防止积液引发管路堵塞或冻裂。支架安装应避开管道接口位置,间距需根据管道直径合理设置,大直径管道支架需增设加强肋,确保承重稳定。穿越墙体或楼板的管道需预留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间隙用防火保温材料填充,既保证密封防火性能,又避免管道振动与结构产生摩擦。

1.2 设备安装技术

设备安装前需完成基础验收,检查基础平整度、标高及预埋件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表面需清理干净并做防潮处理。空调机组、锅炉等大型设备就位时,需使用水平仪校准水平度,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避免因安装倾斜导致运行噪音或部件磨损。设备与管道连接应采用柔性接头,如橡胶软接头或金属波纹管,减少设备振动对管道的传递。接口密封需根据介质压力选择适配的密封材料,高压系统优先采用金属垫片,低压系统可选用石棉橡胶垫片,确保连接严密无泄漏。

1.3 风管制作与安装技术

风管制作需保证尺寸精度,矩形风管边长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咬口拼接时咬口宽度均匀,折角平直,避免因形状不规则导致气流阻力增大。风管板材厚度需根据风管尺寸及压力等级确定,高压系统风管应采用较厚板材,且需在风管转角处增设加固框,防止风压过大导致变形。风管安装前需复核标高与走向,确保与其他管线协调避让,避免交叉冲突。

1.4 系统调试技术

系统调试需按分系统、逐步递进原则进行。调试前先检查各部件连接状态,确认阀门开启方向正确、过滤器无堵塞、电气接线牢固。风系统调试时,先开启风机进行单机试运转,检查运行电流、振动及噪音是否正常,再通过调节风口百叶或风阀开度,使各支管风量达到设计值,确保室内送风量均匀。

二、暖通工程施工现存问题

2.1 技术应用不规范

技术操作的随意性是施工质量隐患的主要来源。管道连接时,部分施工人员忽视材质特性,对螺纹连接的丝扣加工深度把控不严,或焊接时未按规程进行坡口处理,导致接口密封性不足。风管安装中,咬口拼接不平整、法兰连接垫片铺设歪斜等问题常见,直接增加系统运行阻力。设备就位时未严格校准水平度,减震装置安装位置偏差,易引发运行时的共振噪音。

2.2 质量管控不到位

质量管控的漏洞贯穿施工全程。隐蔽工程验收流于形式,管道穿越墙体的防火封堵不严密、预埋套管位置偏差等问题未及时发现,后期易出现渗水或结构损坏。过程巡检缺乏针对性,对风管严密性、管道支架间距等关键指标检查不足。验收环节过度依赖视觉检查,忽视系统功能性测试,如未检测风管漏风率便进入下道工序,导致运行时出现风量不足等问题。

2.3 材料与设备选用不合理

材料与设备的适配性问题直接影响系统效能。部分施工单位为压缩成本,选用厚度不足的风管板材或抗压等级不够的管道,运行中易因压力变化产生变形。密封材料未按介质特性选择,如高温管道使用普通橡胶垫片,易出现老化开裂。设备型号与系统需求不匹配,如小功率水泵用于大环路系统,导致水循环效率低下。

2.4 施工与设计衔接不畅

施工与设计脱离。没有详细吃透设计,现场施工对管线综合布局认知不深,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风与水管交叉后盲目修改管线路线,与设计水力平衡要求不相符。设计考虑的不合理,有些设计点处于狭小空间中设计管线分支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加大,造成安装精度降低。变更交流环节缺失,现场出现问题与设计人员沟通不紧密,施工时随意变更施工方案,导致系统部分功能的不完善,与系统的总体设计需求不相符,影响实际功能实现。

三、暖通工程施工优化策略

3.1 规范施工技术流程

操作技术的标准化首先是操作细节的标准化。以管道、设备、风管等施工内容为主体,编写每一种施工内容的技术规范,比如管道焊接时应规范坡口角度、焊接电流、冷却时间,风管咬口应标注风管拼接的宽度、咬合深度,施工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操作示范,向施工人员说明施工要点,如设备减震装置的安装要注意怎样进行水平度调整。

3.2 强化质量管控体系

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对质量管理责任要明确到人,工程开工前责任划分到岗位、落实到班组或工人,且要层层分解。同时在隐蔽工程验收方面要进行自检合格、复检制,比如管道支架间距、防火封堵实测实量等主要检查项要有记录图片。

3.3 科学选用材料与设备

在设备、材料选择上应注重合适性、可靠性。制订材料选型管理规定,依据系统中介质、系统压力及环境选择材料,如高温系统选择耐高温的密封圈,潮湿环境选择防腐的管材等。进行设备技术论证、对比,选择适宜设备,依据系统的设计条件选择设备类型,防止设备选用不当而降低系统效能;对进场材料进行双控验收,审核其外观质量和出厂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并对风管板材厚度、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等性能指标进行抽查试验。

3.4 加强施工与设计协同

做好施工与设计配合。设计深化时,施工方和设计方进行图纸会审,由设计方阐述管线布置思路和技术需求,由施工方提出解决管线在狭小空间内施工的可行性意见。形成即时性交流,现场发生管线干涉等问题时,联系设计方现场解决,避免私自改动。实施 BIM 技术,三维模型拟订管线走位,预计施工困难点,在设计上优化。

结语

首先基于暖通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文列举出优化策略,其中,安装管道、设备等、系统调试属于施工关键技术;技术问题等、管控问题等可通过规范施工流程等处理优化。以上策略为施工质量优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需要根据技术进步不断地加以完善,使暖通工程施工更为规范化、高效化,以此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礼 建. 暖通 工程 施工 技术 要点 分析 及优 化策 略研 究 [J]. 房地 产世界,2024,(23):145-147.

[2] 肖振 华. 房屋 建筑 地基 基础 工程 施工 技术 要点 解析 [J]. 中国 住宅 设施,2021,(0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