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快掘技术应用中的煤矿设备创新研究

作者

李煜森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 陕西延安 727307

摘要:随着煤矿开采向高效化、智能化迈进,快掘技术成为提升煤矿生产效率的关键,而设备创新是快掘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聚焦快掘技术应用中的煤矿设备创新,从快掘设备关键技术创新、智能化升级创新以及管理模式与维护创新三个方面展开。关键技术创新涵盖破岩、装运、支护设备的革新;智能化升级聚焦远程操控、故障诊断与协同作业;管理维护创新涉及全生命周期管理、预防性维护及共享模式探索。这些创新将助力煤矿开采突破效率瓶颈,实现安全高效发展。

关键词:快掘技术;煤矿设备;设备创新;智能化升级;维护管理

0 引言

在煤炭行业持续发展的当下,煤矿开采效率与安全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快速掘进技术作为提升煤矿开采效率的重要手段,正逐步改变传统开采模式。然而,快掘技术的高效应用离不开先进的煤矿设备支撑。当前,煤矿开采环境复杂多变,对设备的可靠性、适应性、高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煤矿设备在快掘技术应用中暴露出诸多不足,如破岩效率低、智能化程度差、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快掘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因此,开展快掘技术应用中的煤矿设备创新研究,探索设备技术升级与管理优化路径,对推动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快掘设备关键技术创新

1.1 破岩设备技术创新

破岩作为快掘作业的首要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掘进进度。传统破岩方式存在能耗高、粉尘大、岩块破碎不均匀等问题。创新型破岩设备通过改进破岩原理与结构设计,显著提升破岩效率与质量。例如,采用高频振动破岩技术,利用高频振动产生的共振效应,降低岩石的抗破碎强度,使破岩过程更加高效。同时,优化截齿材质与排列方式,选用高强度、高耐磨性的合金材料,合理设计截齿角度与间距,增强截齿对不同岩性的适应性,减少截齿磨损,提高破岩效率。此外,引入液压冲击破岩系统,通过液压驱动产生强大冲击力,实现对岩石的快速破碎,相比传统机械破岩方式,效率提升明显,且能有效降低粉尘产生量,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1.2 装运设备技术创新

装运环节是快掘作业的 “运输生命线”,其流畅性关乎整体掘进效率。传统装运设备存在运输能力有限、转运衔接不畅等弊端。新型装运设备从提升运输能力、优化转运流程入手进行创新。一方面,加大刮板输送机的槽宽与链速,采用高强度链条与耐磨刮板,提升输送机的承载能力与运输效率,满足快掘作业中大量岩渣的快速运输需求。另一方面,研发智能转载机,通过自动调整转载高度与角度,实现与掘进机、带式输送机的无缝对接,减少岩渣堆积与洒落,避免因转运不畅导致的停机现象。此外,引入连续运输系统,将掘进机、转载机、带式输送机等设备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协调各设备运行速度与节奏,实现岩渣的连续、高效运输,大幅缩短装运时间,提高快掘作业的整体效率。

2 快掘设备智能化升级创新

2.1 远程操控与监控系统创新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快掘设备的远程操控与监控成为必然趋势。传统设备依赖人工现场操作,存在安全风险高、作业环境恶劣等问题。新型远程操控与监控系统通过引入 5G 通信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实时操控与数据传输。操作人员在地面控制中心即可对井下快掘设备进行精准操作,避免工人在危险环境下作业。同时,在设备上安装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监测装置,将设备运行状态、作业环境等信息实时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操作人员可通过大屏幕进行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与安全隐患。此外,利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为操作人员提供沉浸式操作体验,使远程操作更加直观、精准,提升设备操控的安全性与效率。

2.2 设备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创新

设备故障会导致快掘作业中断,影响生产进度。传统故障诊断依赖人工巡检与经验判断,存在滞后性与误判风险。创新型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故障的智能诊断与提前预警。在设备关键部位安装振动、温度、电流等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设备故障模型。当设备运行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能够快速诊断故障类型、原因与位置,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处理。同时,系统还可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根据设备运行状态与历史数据,预测设备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制定维护计划,减少设备停机时间,保障快掘作业的连续性。

2.3 设备协同作业智能化创新

快掘作业涉及多种设备协同运行,传统协同方式依赖人工协调,效率低且易出错。智能化协同作业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掘进机、装运设备、支护设备等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设备间的信息共享与自动协同。系统根据快掘作业工艺与流程,制定设备协同运行策略,自动调整各设备的运行参数与工作节奏。例如,当掘进机破岩速度加快时,装运设备与支护设备能够自动提升运行速度,保持作业的同步性。

3 快掘设备管理模式与维护创新

3.1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

传统设备管理缺乏系统性,难以实现设备价值最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从设备规划、采购、使用、维护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设备规划阶段,通过市场调研与技术分析,结合煤矿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选型方案,确保设备性能与快掘作业匹配。采购环节引入供应商评估与质量追溯机制,选择优质设备供应商,保障设备质量。在使用过程中,建立设备运行档案,记录设备运行数据、维护记录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评估设备性能,优化设备使用策略。维护阶段采用预防性维护与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制定个性化维护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报废阶段对设备进行回收与再利用评估,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设备管理成本。

3.2 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创新

预防性维护是降低设备故障风险的有效手段。传统维护方式以事后维修为主,存在维修成本高、影响生产等问题。创新型预防性维护体系通过建立设备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对设备的全方位监测与维护。平台整合设备运行数据、维护历史、环境参数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对设备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与预测。根据设备健康状态,制定差异化的维护计划,对关键设备与易损部件进行重点监测与维护。同时,引入智能维护工具,如智能润滑系统、自动紧固装置等,实现设备维护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减少人工维护工作量,提高维护效率与质量。

4 结语

快掘技术应用中的煤矿设备创新是推动煤炭行业高效、安全发展的核心路径。从关键技术突破到智能化升级,再到管理维护模式革新,多维度的创新共同构建起煤矿设备的现代化发展体系。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设备的性能与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与运营成本,更为煤矿智能化开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煤矿设备创新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与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快掘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助力煤炭行业实现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勇.探秘煤矿快掘“龙头”设备——掘锚一体机的前世今生[J].智能矿山,2024,5(09):23-25.

[2]王李平,张小宁,周营振,等.彬长矿区煤矿快掘设备应用技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02):133-135.

[3]姬明琪,马国伟.煤矿智能快掘系统成套设备及应用研究[J].煤炭与化工,2024,47(04):106-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