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中段“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作者

马晴

微山县实验小学 2776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逐渐从传统的单篇精读向多元、综合的群文阅读转变,特别是在小学中段(三、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是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本文在探讨“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其效果,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供参考,该模式以一个核心文本(“1”)为基础,拓展多篇相关文本(“N”),最后通过一次综合性的读写活动(“1”)巩固提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教学;“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实践效果

引言:阅读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核心地位,然而传统的单篇精读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字词讲解、段落分析等,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而“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强调以一篇核心文本为引领,通过多篇相关文本的拓展阅读,最后通过一次综合性的读写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

“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多篇与核心文本相关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这些材料可能涉及不同的文体、主题、作者和时代背景,从而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信息,丰富阅读体验。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比、分析多篇文本之间的异同点,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其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学生需要学会独立思考、质疑、分析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三)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仍然以传统的单篇精读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字词讲解、段落分析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阅读材料有限,难以满足需求

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往往受到教材的限制。虽然教材中有一些优秀的课文供学生阅读和学习,但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存在差异,部分学校难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三)阅读指导不足,缺乏系统性

在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阅读指导方法和策略。部分教师可能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阅读指导的不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从而影响其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三、“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精选核心文本,明确教学目标

在“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核心文本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课文作为核心文本,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群文阅读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二)拓展相关文本,丰富阅读内容

在核心文本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应当积极拓展多篇与主题紧密相关、文体多样且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这些拓展的阅读材料来源广泛,既可以来自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内的其他课文,比如四年级下册的《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教师可以拓展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其他小英雄的故事,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英雄事迹,也可以来自丰富的课外读物,如经典童话、科普小品文、历史小故事等;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选取一些与核心文本主题相契合的优质文章或短片,通过这样拓展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信息和文化背景,还能在对比阅读中拓宽阅读视野,增强对不同文体和风格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教师在选择和编排这些拓展阅读材料时,应确保它们与核心文本在主题、文体、风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比如在学习《猫》这一课时,可以拓展阅读其他描写动物的文章,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不同作者笔下的动物形象和情感表达,从而加深对核心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三)组织群文阅读活动,促进知识内化

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核心文本和拓展材料展开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可以安排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本中的角色,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梳理文本的结构和脉络,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探究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在学习了《巨人的花园》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编写一个关于分享与快乐的小故事,或者组织一次以“分享”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四)加强阅读指导,培养阅读策略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加强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浏览文本、如何抓住关键信息、如何进行深度阅读等技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相关材料,拓宽知识面和提升阅读素养。

(五)注重评价反馈,优化教学效果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价反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定期的检测、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阅读水平,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训。

结束语:“1+N+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该模式的实践应用,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同时该模式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如何精选核心文本、如何拓展相关文本、如何组织有效的群文阅读活动等,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该模式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利程.基于无边界学习的小学语文1+N群文阅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10):20-22.

[2] 常文霞.善用群文阅读,开阔小学生语文视野[J].中外交流, 2021, 028(001):1536.

[3] 邵玲."1+N"单元阅读教学的整体建构[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 2021(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