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故障数据的地铁车载自动系统维护策略优化分析
杨顺发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410000
一、引言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其高效、安全运行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居民出行质量至关重要。车载自动系统(ATO)作为地铁列车的核心控制系统之一,能够实现列车的自动运行、精确停车、车门控制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然而,随着地铁运营里程的增加和运行时间的增长,ATO 系统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因此通过对 ATO 系统故障数据的分析,优化维护策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保障地铁安全运营的关键环节。
二、地铁ATO 系统概述
2.1ATO 系统的功能
ATO 系统结合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和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能够完成列车区间运行自动控制、车站站台定位停车控制、车站通过控制;实现司机监督下的自动折返控制、车门开关控制,还能进行列车运行调整和节能控制等一系列重要功能。这些功能使得列车运行更加高效、精准,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2ATO 系统的组成
ATO 系统主要由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组成。车载设备是车载 Atp、Dmi、BTM、速度传感器、车载无线天线、按钮及指示灯,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轨旁设备的信息,控制列车的运行。地面设备则包括信标、无线通信基站等,用于向列车发送线路信息、控制指令等。地面设备主要由 ZC 设备、DMS 设备、无源应答器、有源应答器和轨旁电子单元 (LEU) 等组成。各组成部分协同工作,确保ATO 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故障数据收集与分析
3.1 数据收集
收集某城市地铁线路在过去一年中 ATO 系统的故障数据,包括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故障类型、故障描述、故障处理时间等详细信息。通过地铁运营管理系统、设备监测系统等多种渠道获取数据,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2 故障类型统计
对收集到的故障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发现 ATO 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主要包括车地无线通信故障、传感器故障、控制器故障、软件故障等。其中,车地无线通信故障占比最高,达到 35% ,主要表现为通信中断、信号弱等问题;传感器故障占比 25% ,常见的有速度传感器故障、位置传感器故障等;控制器故障占比 20% ,包括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导致的控制器异常;软件故障占比 15% ,如程序崩溃、数据错误等。
3.3 故障原因分析
① 车地无线通信故障:主要原因包括无线信号干扰,如附近存在强电磁源、隧道内信号衰减等;通信设备老化或损坏,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通信协议不兼容,在系统升级或设备更换后出现通信问题。②传感器故障:传感器长期在复杂环境下工作,受到振动、温度变化、灰尘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磨损、老化,导致测量不准确或失效;安装不当,如传感器安装位置偏移、固定不牢,也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③ 控制器故障:硬件方面,由于电子元件的寿命有限,长时间运行后可能出现芯片损坏、电路板短路等问题;软件方面,程序漏洞、软件版本不兼容、数据错误等都可能导致控制器故障。 ④ 软件故障: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缺陷,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特定条件时引发故障;软件更新不及时,无法适应系统硬件升级或新的运营需求;病毒或恶意软件攻击,破坏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北京地铁5 号线车载信号系统故障频发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北京地铁 5 号线故障高发,两个月内共发生13 次故障,10 次因车载信号系统故障导致行车降级。如 2015 年 12 月 9 日早 7时 45 分,开往天通苑北方向列车在立水桥南站,车载信号系统突发故障,列车转入降级模式,司机手动驾驶。因信号异常,列车缓行,致使全线晚点,故障持续15 分钟后列车退出正线。
经分析,故障主因在于:5 号线行车间隔缩短、高峰客流大,信号系统不堪重负,定位信息接收不稳定;信号系统技术落后,非移动闭塞系统,难以高效追踪列车;且5 号线信号设备由西屋电气供应,与其他线路供应商标准不一,故障排查修复难度大。
4.2 案例二:上海地铁1 号线道岔故障引发早高峰拥堵
2024 年 6 月 26 日早 6 点 33 分,上海地铁 1 号线因设备故障,上海火车站往徐家汇区段列车限速运行。经查,人民广场站往莘庄出站方向道岔突发故障,巡道列车受阻迫停。7 时 05 分抢修人员介入,7 时 30 分故障排除,8 时 05 分取消限速,运营逐步恢复正常。
此次故障正值早高峰,造成1 个多小时运营延误,关键站点及换乘站拥堵,大量乘客出行受阻。暴露了设备突发故障对地铁运营的严重冲击,也反映出运营方在设备维护与故障预警方面存在不足,需加强设备状态监测,预防类似故障发生。
五、维护策略优化
5.1 基于故障数据的预测性维护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 ATO 系统的故障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建立故障预测模型。通过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数据,结合历史故障数据,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和时间,提前安排维护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根据车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传输速率等数据,预测通信设备是否即将出现故障,及时更换老化设备,避免通信中断故障的发生。
5.2 优化维护计划
根据故障类型和发生频率,对 ATO 系统的维护计划进行优化。对于常见故障和高风险故障,增加维护检查的频率和深度;对于低风险故障,适当延长维护周期,合理分配维护资源。如对于车地无线通信设备,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信号强度测试、设备连接检查等;对于传感器,每月进行一次校准和性能测试。同时根据列车的运行里程和时间,制定不同级别的维护方案,确保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5.3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故障处理能力是保障 ATO 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定期组织维护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学习 ATO 系统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技巧等知识;开展故障案例分析研讨会,分享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故障处理经验,提高维护人员应对突发故障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邀请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加强维护人员与厂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5.4 建立故障知识库
将收集到的故障数据、故障原因分析、处理措施等信息整理成故障知识库。维护人员在遇到类似故障时,可以快速查询知识库,获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同时随着新故障的出现和处理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和完善故障知识库,使其成为维护工作的有力支持工具。
六、结论
通过对地铁 ATO 系统故障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案例研究,明确了 ATO 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原因,认识到故障对地铁运营的严重影响。基于故障数据提出的维护策略优化方法,包括预测性维护、优化维护计划、加强人员培训和建立故障知识库等,能够有效提高 ATO 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保障地铁的安全高效运行。在未来的地铁运营管理中,应持续关注 ATO 系统的运行状态,不断完善故障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进一步优化维护策略,以适应地铁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谢彬 . 基于故障树的 ATO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D]. 甘肃省 : 兰州交通大学 ,2013.
[2] 赵嘉琪 . 上海轨道交通 09A03 和 07A02 型列车 ATO 牵引指令继电器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 [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4,27(S01):124-128.
[3] 李如石 , 任富争 , 刘超 . 某地铁列车 ATO 模式启动冲击超限故障分析与解决 [J]. 铁道机车车辆 ,2019,39(04):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