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护理的研究进展
吴杭晶
金华市安康医院 321000
脑卒中发病后易留下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不同程度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且复发率高,其中吞咽障碍发病率达
,会影响食物从口腔到胃部的过程,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需重视,而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助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本文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概述
1.1 诊断标准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指的就是由于脑卒中而导致运动神经受到损伤,所涉及到的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吞咽障碍问题,具体表现为三点,第一,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部的这个过程,出现异常障碍;第二,咽喉部的肌肉,或者是口腔配合协调性降低,导致正常的吞咽功能障碍;第三,误吸食进入气道,发生反复性的吸入性肺炎。
1.2 临床筛查
筛查吞咽障碍高危群体,首先是量表筛查,比如使用《吞咽障碍患者自我问卷调查表》,所涉及到的评估项目包括发音、呼吸、吞咽等等,还可以应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 -10》,可以早期发现误吸征兆,还有隐性误吸、异常吞咽指征,一共十个问题,0\~4 分,从无障碍 \~ 严重障碍。其次是操作筛查法,方法较多,比如反复唾液吞咽试验,记录半分钟内的吞咽次数,还可选择洼田饮水试验,根据喝水情况,筛选有无吞咽困难风险。
1.3 影响因素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先第一个是社会人口学因素,比如年龄、性别等等,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反射、感觉功能以及唾液分泌功能都发生退行性改变,我国加速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提升,相应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病率也在增加。关于性别,相关数据统计得到,男性发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风险是女性的 2.57 倍左右。其次第二个是疾病相关因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很多独立保护性因素,比如肌力分级在三级以上,NHISS 评分每增加一分,发生吞咽障碍的风险就会上升 5.65 倍,另外,由于呼吸障碍接受气管插管且时间在 48h 以上的病人,容易发生吞咽障碍,主要和病人咽部的活动受到限制有关。
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护理
2.1 健康教育
患者以及家属面对面交谈,介绍吞咽障碍为何发生、不良影响、临床干预方法等等,解除患者的错误认知,提高配合度。
2.2 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首先和病人沟通,给病人提供足够的信心,建议家属多陪伴,让病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疗当中。实施音乐疗法,通过良性刺激,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性,让病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每天一到两次,每次半小时即可。
2.3 运动想象疗法
指导病人在内心反复多次的模拟和排练吞咽活动,但又没有明显的身体动作,此为运动想象疗法,具体的方法如下:每次吞咽训练结束以后,在安静房间中坐下,保持放松,在病人面前放置一些色彩鲜艳品种多样的食物图片,让其先看五分钟,再引导病人回忆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同时想象自己正在品尝,一些病人因为条件反射,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要让其及时的吞下,如果在吞咽时有呛咳表现,就立刻吐出,每次干预时间在十五到二十分钟之间。
2.4 摄食管理
(1)摄食前的准备工作
进食之前,准备好进食的食物,确定好进食的方式,还有进食的体位等等,保证进食环境安静而且舒适,保证食物黏度适合病人吞咽,如果病人无法做到经口进食,可以进行间歇经口置管摄食,如果连续三天及以上无法做到经口进食,就选择鼻饲,进食之前,取半坐卧位,端坐位。餐具选择方面,以面小、不容易粘食、缘钝的汤匙为宜,或者是边缘稍倾斜的容器。
(2)摄食的要求
在摄食的过程当中,控制好每一口进食量,一口量最开始应该控制在 2\~4ml,视情况慢慢增加,最大量不超过 20ml ,如果一口量不足,可能会因为刺激不足,导致吞咽反射无法被诱发出来,发生呛咳立刻停止喂食,另外,进食的速度也要控制好,每餐进食的时间总体上在半小时到40 分钟左右最理想。
(3)摄食指导
进食之前,引导病人做闭气练习,即吸气之后,在吞咽前、吞咽时闭气,避免进食误吸,在进食的过程当中,可以把食团放在舌中后区,然后用汤匙来轻轻的按压舌部,进食以后,继续保持进食体位十到二十分钟,半小时内不要做吸痰、翻身操作。
2.5 口腔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将口腔中残留的食渣清除干净,减少定植菌落数,增强口腔免疫能力,预防吸入性肺炎。配合抽吸式刷牙法、负压冲洗式刷牙法等,能够进一步提高口腔卫生和吞咽能力。
2.6 康复护理
(1)吞咽功能训练
① 基础器官运动训练。涉及和吞咽功能有关的部位或器官训练,比如咽部反射训练、软腭运动、下颌运动等等,或者是头抬升训练、下颌收敛抗阻力运动分组训练等等,通过头抬升训练可以强调舌根的肌肉力量,还可以扩大运动范围,随之增加食管括约肌的开放,通过下颌收敛抗阻力运动,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② 进食吞咽技能训练。做吸吮练习,还有咀嚼训练,以及空吞咽和间接吞咽等一些标准化的摄食训练方法,增强吞咽核心肌肉群的协调性,让患者进食更加安全,每次吞咽后,指导患者做数次的空吞咽动作,可以促进充分吞咽,预防误吸。 ③ 言语构音障碍训练。通过共振发声、半封闭声道练习、反向发声等声乐技术,训练构音能力。
(2)呼吸康复训练
① 呼吸功能训练。通过呼吸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之间的运动协调性以及气道廓清能力,一般是联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逐步恢复自主呼吸能力,还有咽部肌群肌力,比较常用的呼吸训练方法例如缩唇呼吸、深呼吸等等。 ② 气道管理。加强咳嗽能力的评估,以及人工气道的管理,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非常重要,加强气道的湿化,有利于顺利排痰。
2.7 刺激疗法
刺激疗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口腔感觉刺激,一种是神经肌肉刺激。口腔感觉刺激是通过冷 / 冰刺激疗法,即通过低温对吞咽相关的肌群进行刺激,可以增加口咽感觉输入,另外还可以刺激高阈值的 C 感觉神经纤维兴奋,强化γ 运动神经元敏感性,促进神经功能网络重塑,改善吞咽功能,可以用冰冻后的压舌板或冰棉签对咽喉、软 / 硬腭等处进行交替刺激,还可以实施酸刺激法促进食欲。神经肌肉刺激技术主要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促进口咽肌群收缩,改善神经麻痹,恢复并重建吞咽反射弧。
3 小结
脑卒中是非常高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可引发吞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会增加其他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加剧心理负担,甚至是增加死亡率,需要加强重视,尽早发现并干预,以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吞咽能力。通过早期筛查,发现吞咽障碍高危人群,并加以干预,配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吞咽能力,吞咽障碍的护理方法具有多样性,比如从心理、摄食、康复等方面着手,另外,一些中医护理技术也有较好的效果,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焦玲娣 , 耿留兰 , 张璇 , 等 ."3S2E" 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4,30(1):139-142.
[2] 李娜 , 安啟萍 , 刘丹 . 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经口进食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的质性研究 [J]. 循证护理 ,2024,10(1):143-146.
[3] 周彦芝 . 改良式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中的应用 [J]. 贵州医药 ,2023,47(3):495-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