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背景下文旅数字化传播发展策略
唐皓玉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数字时代,用户生成内容 (UserGeneratedCon-tent, 简称 UGC) 已成为互联网传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传播的创作方式和内容发生了深刻改变。虚实融合已经成为如今互联网传播的趋势,给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文旅景区、政府部门实现突破时空、跨越虚实的沉浸演艺、智慧空间等典型场景应用,产生了一些经济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将系统分析元宇宙与文旅的理论及契合度、元宇宙赋能文旅数字传播的技术支撑、元宇宙驱动文旅数字传播创新的实践前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元宇宙助推文旅数字化传播的发展策略。
一、元宇宙与数字文旅的理论概述及契合度分析
(一)元宇宙概念及核心特征
元宇宙 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作家尼尔·斯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 于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雪崩》讲述了一个人类通过 VR设备与虚拟人共同生活在同一虚拟空间的故事[1] 。元宇宙是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升级融合产物,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与现实世界平行共生的虚拟世界,以下是元宇宙概念的核心特性:
1. 技术集成性。元宇宙深度整合多种前沿数字技术:依托数字孪生构建现实世界镜像;借助扩展现实(XR)、脑机接口(BCI)实现沉浸式交互。
2. 时空拓展性。元宇宙对物理时空进行了多维延伸,构建了一个趋近并超越现实的新维度。
3. 人机融生性。元宇宙社会实现了自然人、机器人与虚拟人的共融共生。自然人通过与元宇宙系统的交互,显著增强了感知、行动与决策能力。
(二)元宇宙与数字文旅契合度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元宇宙已从理论构想步入实际应用,正成为城市文旅传播的新兴平台。对文旅产业而言,元宇宙赋能传播实现了时空延展、场景重构、主体多元与情感共振,显著提升了传播体验。当前,融合科技、艺术与文化元素的元宇宙虚拟沉浸内容,正在深刻重塑文旅产业的业态、场景与模式,预示着其极有可能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二、元宇宙赋能文旅数字传播的技术支撑
(一)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在城市形象传播中,VR 和AR 技术可以被用于打造虚拟旅游、历史文化再现等应用场景,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自由探索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城市形象传播夯实场景基础。[2] 在元宇宙数字生态体系的构建中,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构成核心支撑体系。这两种技术分别从全虚拟环境营造和现实场景增强两个维度,为元宇宙城市的数字孪生体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共同构建起多模态交互的虚实交融体验框架。
(二)区块链技术
于城市数字化传播场景而言,区块链赋能的双重价值尤为显著:其一,基于时间戳的存证功能可打造城市品牌的可信数字身份,确保品牌形象传播的保真度;其二,文化创意产品溯源系统为城市非遗传承、数字艺术展览等文化传播形式提供版权确权方案,也为城市文旅传播中的文化创意、艺术作品保护等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元宇宙驱动文旅数字传播创新的实践前景
(一)元宇宙推动文旅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
元宇宙正成为文旅产业发掘文化内涵的核心引擎,文化内涵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文旅产业的文化内涵与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文旅传播从事者、可利用的文旅资源和文旅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元宇宙的应用首先是作为新的文旅产品生产技术的应用,并且其技术手段是新的互联网技术的多重组合。我们在实现元宇宙等互联网前沿技术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的同时应当深刻理解并挖掘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地域特色,利用元宇宙技术深度发掘城市文化特色内涵。
(二)元宇宙促进文旅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
元宇宙促进文旅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文旅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生产方式的提升有利于供给的文旅内容内涵的丰富和优化。文旅产业以内容为王,传统的文旅产业主要依赖于实体资源,产品的沉浸感、设计感和文化表达方式在较大程度上没有充分的诠释空间。[3] 而未来元宇宙技术将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环境、突破时空限制的服务模式和智能化管理工具,深刻改变文旅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和用户体验,推动服务质量实现多维跃升。
二是普惠服务的升级与数据驱动的管理优化。上海推进“随申码·文旅”平台建设,打通社保卡、身份证的实名认证核验系统,实现市、区、街镇三级图书馆“一卡通”服务。
四、元宇宙助推文旅数字化传播的发展策略
(一)建设有特色的元宇宙景区
构建元宇宙景区的目的在于为旅客提供一个与真实景点尽可能一致,同时具备较强互动性与沉浸感的虚拟场景。在元宇宙与数字文旅融合的浪潮下,建设有特色的元宇宙景区需以文化内核为灵魂、技术融合为骨骼、场景创新为血肉、生态协同为脉络,避免同质化陷阱。特色元宇宙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在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突破“数字皮囊 + 传统内容”的浅层模式。我们要进行超级IP 的数字化重构,如湖北郧西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打造虚拟数字人,兼具景区导览、直播带货、全息剧演出等功能,并衍生“牛郎庄”“织女坊”等实体消费场景,形成IP 产业链。
(二)打造全场景、强互动沉浸式体验的“平行世界”
元宇宙是现实空间的数字映射,在虚拟世界复刻各行业的场景和应用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线下活动难以开展,而文旅行业中的很多浏览、互动等活动都可以采用仿真和虚拟的方式开展。[4] 元宇宙与数字文旅的深度融合,正推动“平行世界”从概念走向实体化体验。这一变革以数字技术为基石,通过虚实场景共生、强互动叙事与全感官沉浸,重塑文旅消费形态首先是打造数字孪生景区,实现虚实场景无缝切换。工体元宇宙中心打造3 万平米混合现实空间,游客可化身“数字守门员”与球星AI 对战。其次是文博活化,文物叙事革命西安博物院《宝珠记》融合50 余件文物与唐代长安街景,用户通过解谜推进剧情;潍坊市博物馆为文物赋予“数字身份证”,扫码即可查看3D 动态纹饰细节。
(三)优化文旅演绎内容
在元宇宙与文旅数字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优化文旅演绎内容需以技术为基、文化为魂、体验为核心,通过虚实融合重构叙事逻辑与消费场景。我们要实现文化IP 的数字化转译,构建可延续的资产体系,将文物活化并演变成数字藏品,故宫AR 出版物《我在故宫修文物》用户可拆解文物结构,苏州湾博物馆数字“藏宝阁”计划开放文物3D 模型库,支持远程高清鉴赏。
五、结语
元宇宙与文旅的结合不仅是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数字革命。它让我们看到,当千年文明遇见数字未来,文化的传播将突破物理边界,以更具生命力、参与感和创造性的方式,连接过去与未来、个体与世界。这一进程不仅将重塑文旅产业的商业模式,更将为人类文明的数字化生存提供新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 雷吉斯·德布雷 . 媒介学引论 [M]. 刘文玲 , 陈卫 星 , 译 .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2] 肖夏 , 高媛媛 . 传播流理论视角下元宇宙赋能城市形象传播路径探究 [J]. 采写编 ,2024,(12):65- 67.
[3] 张柏林 . 元宇宙赋能文旅产业的理论基础、实践前景与发展策略 [J]. 河南社会科学 ,2022,30(11):116- 124.
[4] 陈意山 , 欧阳日辉 . 元宇宙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 [J]. 广西社会科学 ,2023,(02):132- 140.
[5] 余欢 . 元宇宙赋能非遗传播创新发展——基于莱文森媒介理论的分析[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