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屈瑞峰
15022219890117471X
摘要:本文聚焦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领域。首先剖析渗漏原因,涵盖管材质量层面的本身缺陷及选用不当问题,施工工艺方面的连接不规范与安装位置偏差,以及后期使用维护中管道堵塞、压力异常、建筑沉降和外力破坏引发的渗漏。接着阐述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包括依据建筑实际合理选择管材并严格质量检测,把控热熔、焊接等连接技术要点及密封材料选用施工,做好安装前清洗、除锈等准备及安装过程中坡度设置等环节控制,运用压力测试及渗漏检测仪器进行检测。随后探讨施工技术实施要点,如制定并优化施工方案、培训施工人员及做好技术交底,同时介绍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监督检查机制等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管道;渗漏原因;防渗漏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体系中,给排水管道系统作为维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 “生命线”,其运行状况直接关乎建筑质量与用户体验。然而,给排水管道渗漏问题频发,不仅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引发墙体霉变、地面塌陷等安全隐患,还严重浪费水资源,增加建筑运营成本。深入探究渗漏成因,系统剖析防渗漏施工技术及其实施管理策略,对于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保障建筑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技术研究
一、建筑给排水管道渗漏原因分析
1.1 管材质量问题
管材自身缺陷是导致管材渗漏常见原因。管材在生产过程中,因工艺控制问题,容易产生裂缝、砂眼、壁厚不均等。塑料管材在挤出成型过程中,温度和压力不能稳定,容易在管材内部形成微小裂缝,在管材使用过程中,由于水流压力作用,裂缝会不断加大,造成渗漏问题。金属管材在铸造过程中,存在杂质混入或冷却不均匀,容易导致管材出现砂眼,砂眼形成管材渗漏的隐患点。
1.2 施工工艺问题
施工工艺方面。在管道连接不规范也是造成管道渗漏的主要原因。例如,以热熔连接来说,管材热熔温度控制不当,若温度设置过高,会造成管材过热,管材管径变小甚至堵塞;温度过低则无法实现管材材料完美结合,导致连接处强度不高,管材连接处会出现渗漏。而管道安装位置偏差也是导致管道渗漏的因素之一。管道安装时常见的问题就是管道坡度设置不合理,若管道安装为排水管道,其管道坡度过小,水流流速低,污水中的杂质就会沉淀下来,导致管道堵塞,使管道内部压力加大出现渗漏;管道安装时管道坡度过大,水流流速高,对管道内管道壁壁产生冲刷造成损坏也容易出现渗漏。
1.3 后期使用与维护问题
渗漏的常见原因主要出现在管道使用后期,管道被堵塞和压力过大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生活过程中,大量的小物件进入管道当中,例如塑料袋、头发等等,这些物品很容易将排水管道阻塞,管道中会出现极大的压力,最终超出管材承受范围而破裂导致渗漏现象产生。除此之外,由于建筑自身发生了沉降的情况,以及受到外界其他力的破坏,使得建筑的建筑管径产生了不均匀的沉降状况,在建筑使用后期,建筑管径有变形、位移的出现,管材之间的接口遭到拉伸、扭曲,密封性减弱导致出现渗漏现象。
二、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
2.1 管材选择与质量控制技术
合理选用管材是防渗漏的基础。住宅建筑生活用水管道,一般可采用PP-R管,其耐腐蚀性好、卫生性能好、热熔连接性好。塑料管材料要查其外观平整光滑,无裂缝、气泡等缺陷,测量管材壁厚是否均匀一致,管径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金属管材料要进行硬度试验、拉伸试验等检测其力学性能是否符合标准。
2.2 管道连接防渗漏技术
不同连接方式有不同的连接技术要求,塑料管热熔连接应严格控制熔接时间和温度,金属管焊接连接要根据管材材质选用合适焊条,并调节好电流、电压等参数;焊接前应处理好管材焊接部位的除锈、打毛处理,保持焊接表面干净;控制好焊接速度、焊缝宽度,确保焊缝饱满、焊牢,无空焊、夹渣、气泡等现象;焊后应对外观和焊缝质量进行外观检验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和射线探伤等。橡胶密封圈的安装应保持密封圈的安装位置正确,不应扭曲、损伤,密贴于管体和管件。对于部分特殊位置如管道穿越楼板、墙体处应用密封胶进行密封等。
2.3 管道安装防渗漏技术
管道安装前进行充分准备,首先对管道进行清洗,对管道内部的杂质、油污等予以清除,使其保持洁净。对金属管道进行除锈处理,可采用手工除锈、机械除锈或化学除锈等方式,将管道表面除锈,露出金属本色,再涂刷上防腐漆,避免发生管道生锈腐蚀现象。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应控制好管道的坡度,对管道支吊架的安装也是非常关键的,支吊架的安装必须牢固,间距也应符合要求,不能因管道自重或外力而发生管道变形、移位现象。
2.4 防渗漏检测技术
压力测试是检测管道系统密封性的常用方法。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要对给水管道进行压力测试。在试验压力下稳压时间结束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渗漏、无压降,则压力测试合格。渗漏检测仪器也在防渗漏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外热成像仪则通过检测管道表面温度分布,当管道有渗漏时,渗漏部位温度会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异,红外热成像仪可通过成像显示出这种温度差异,从而发现渗漏点。
三、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实施要点与管理措施
3.1 施工技术实施要点
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优化是防渗漏施工技术得到良好应用的重要保证,针对建筑工程的具体结构类型、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要求、现场施工条件在方案编制时,要考虑将管材、连接方法等明确到施工工艺中。不同的管材、不同的连接方法对应不同的施工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如遇管材交叉复杂的管道布置情况,需要对施工顺序与安装方法进行优化,以此提升施工的开展效率。施工人员培训与技术交底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渗漏技术方面的培训,帮助施工人员了解管材的性质、连接方式与方法、施工要点、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2 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防渗漏施工质量保证的有力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涵盖管材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在管材采购环节,对管材供货商进行把控,选择资质较好的供货商,严格控制管材的质量。在施工环节,要加强对各个施工工序质量把控,设置质量控制点,把关键工序进行旁站。在竣工验收环节,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要求来进行验收,对于质量不合格的部位要及时整改。设置专门的质量监督、检查机构也是不可或缺的,要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管材质量情况、施工工艺、施工记录等。
结语
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问题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深入分析渗漏原因,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并加强施工技术实施要点把控和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减少给排水管道渗漏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为建筑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在未来的建筑工程中,应持续关注防渗漏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建筑给排水管道的防渗漏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兴华.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6):25-27.
[2]卢文.试论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4):130-132.
[3]田俊强.基于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5):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