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演变与性能调控
程青梅
210282198905115621
一、引言
在当今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异种金属焊接技术愈发重要。不同金属材料各具独特性能,如铝合金质轻、导热性好,钢强度高、韧性佳。将它们焊接在一起,能综合发挥优势,满足复杂工程需求,像航空航天中钛合金与铝合金焊接实现部件轻量化,汽车制造里铝与钢焊接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然而,异种金属因原子结构、晶体类型、热物理性能等不同,焊接时会产生诸多问题。焊接过程中,接头区域温度场复杂,不同金属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热应力,影响焊接质量。且在熔合区,原子相互扩散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其性能脆硬,严重降低接头力学性能。所以,深入研究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微观结构演变及性能调控意义重大。
二、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微观结构演变机制
2.1 熔合区微观结构形成
焊接时,热源使母材局部熔化形成熔池,异种金属在熔池内混合。由于不同金属熔点不同,熔点低的先熔化,高的后熔化。在熔池凝固过程中,原子开始扩散与重新排列。以铝 / 钢焊接为例,铝熔点约 660℃,钢熔点1300 - 1500℃,焊接时铝先熔化,钢部分熔化。在熔合区,铝原子向钢侧扩散,钢原子向铝侧扩散,形成成分梯度变化区域。随着温度降低,熔池开始凝固,先形成的晶体作为形核核心,周围原子不断聚集长大。因熔合区成分不均匀,晶体生长方向和形态受影响,形成树枝晶、柱状晶等不同形态。
2.2 热影响区微观结构变化
热影响区是母材因焊接热作用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根据受热程度不同,热影响区可分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和再结晶区。在过热区,温度高于母材固相线,晶粒急剧长大,组织粗大,导致材料韧性和塑性降低。正火区温度在母材
以上,冷却后组织均匀细化,性能有所改善。部分相变区温度在
之间,部分组织发生相变,存在未转变的原始组织和新形成的相变组织,性能不均匀。再结晶区温度在母材再结晶温度以上,
以下,冷变形组织发生再结晶,消除加工硬化,性能恢复。不同金属热影响区范围和微观结构变化程度不同,取决于热物理性能和焊接工艺参数。如热导率高的金属,热影响区范围相对较窄;焊接热输入大,热影响区范围宽,微观结构变化更明显。
2.3 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生长
金属间化合物是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中常见且关键的微观结构。在熔合区,由于原子扩散,不同金属原子相互作用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其形成与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焊接温度、时间、金属成分等。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原子扩散越充分,金属间化合物生长越快、越厚。以钛 / 铝焊接为例,易形成 TiAl、TiAl3 等金属间化合物。这些金属间化合物通常具有复杂晶体结构,原子间结合力强,导致其硬度高、脆性大。在接头受力时,金属间化合物层易成为裂纹源,降低接头强度和韧性。研究表明,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与接头力学性能呈反比关系,当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超过一定值,接头性能急剧下降。
三、微观结构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3.1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显著影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组织不均匀,存在应力集中,降低接头强度。金属间化合物硬脆,是裂纹敏感区域,严重降低接头韧性和塑性。如在铝 / 镁焊接接头中,若金属间化合物层连续且厚,接头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大幅下降。热影响区不同区域微观结构变化也影响力学性能,过热区晶粒粗大导致韧性降低,正火区组织细化使强度和韧性综合性能较好。通过调控微观结构,如细化晶粒、减少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可提高接头力学性能。
3.2 耐蚀性能
焊接接头微观结构也影响耐蚀性能。熔合区和热影响区成分和组织不均匀,形成腐蚀微电池,加速腐蚀。金属间化合物电位与母材不同,在腐蚀介质中易形成腐蚀原电池,成为阳极优先腐蚀。例如,在不锈钢与碳钢焊接接头中,若熔合区存在大量金属间化合物,在含氯离子介质中易发生点蚀和缝隙腐蚀。热影响区组织变化也影响耐蚀性,如过热区晶粒粗大,晶界面积减小,降低晶间腐蚀抗力。
3.3 物理性能
微观结构还对接头物理性能有影响。在一些对导电性、导热性有要求的应用中,微观结构变化会改变接头物理性能。例如,金属间化合物导电性和导热性与母材不同,在铜 / 铝焊接接头中,若形成大量金属间化合物,会增加接头电阻,降低导电性能,影响输电效率。在热交换器等对导热性要求高的设备中,焊接接头微观结构影响导热性能,进而影响设备热交换效率。所以,在涉及物理性能要求的异种金属焊接中,需考虑微观结构对物理性能的影响并进行调控。
四、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性能调控方法
4.1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
焊接工艺参数对微观结构和性能起关键作用。调整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热输入等参数,可改变焊接过程温度场和熔池凝固过程,进而调控微观结构。提高焊接速度,可减少热输入,使熔池冷却速度加快,细化晶粒,减少金属间化合物形成。降低焊接电流和电压,也能减少热输入。但参数调整需综合考虑,焊接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未焊透等缺陷,焊接电流和电压过低可能使电弧不稳定。所以,需通过试验和模拟,找到适合异种金属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
4.2 填充材料选择
选择合适填充材料是调控接头性能的重要手段。填充材料可降低异种金属间物理化学性能差异,减少焊接缺陷,改善微观结构。在铝 / 钢焊接中,选用含 Si 的铝合金填充材料,Si 可降低铝钢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速率,改善接头性能。填充材料还可调整熔池成分,抑制有害相形成,促进有益相生成。
4.3 辅助技术应用
采用辅助技术可有效调控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微观结构和性能。超声辅助焊接中,超声波在熔池中产生空化效应、声流效应等,促进熔池内物质混合,细化晶粒,破碎金属间化合物,提高接头性能。在铝 / 镁半固态搅拌摩擦焊中,超声引入可破碎金属间化合物使其弥散分布,提高接头力学性能。磁场辅助焊接中,磁场可改变熔池内液态金属流动和凝固过程,影响晶体生长方向和形态,细化晶粒,改善微观结构。如在电弧焊中施加纵向磁场,可使电弧收缩,熔池搅拌增强,细化晶粒。此外,激光冲击强化、喷丸处理等表面处理技术,可在接头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提高接头疲劳性能和耐蚀性能。
五、结论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微观结构演变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物理性能等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合理选择填充材料、应用辅助技术等方法,可有效调控微观结构,提高焊接接头性能。深入研究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微观结构演变与性能调控,对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和技术创新,异种金属焊接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翔,等. 基于双光束激光的铜 / 铝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微观结构与性能优化 [J]. 激光技术,2023.
[2] 陈亮,等 . 激光 - MIG 复合焊接异种高强钢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J]. 焊接学报,2023.
[3] 钱程,等. 激光增材制造异种金属梯度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调控 [J]. 中国激光,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