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构建初中历史生态课堂的策略探究

作者

谭笑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西林分校

生态课堂既有理论的支撑,也有实践的具体方法,是一门非常庞大的学问,也是当下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探索方向。结合到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特点,教师要构建生态课堂其中一种方式就是用最形象的要素抓住学生的眼球,以此来激发学习兴趣,而漫画既是当下深受学生欢迎的图书形式,又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达重点内容。所以,如何利用好历史漫画来构建生态课堂非常具有研究意义。

一、历史漫画的主题和特点

(一)主题

历史漫画属于漫画的一类,其定义为:与历史息息相关的漫画,用简洁却不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历史事件,让读者感悟历史事件的真相。由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形象思维在思考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大部分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漫画都是反映历史表象的漫画。此类漫画形式比较单一,画中所用的元素较少,旨在描述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并不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初中生在接触到这类漫画时更容易领悟到漫画的内涵,从而了解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

(二)特点

1. 趣味性

教学过程中如果具有幽默性和趣味性,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历史漫画的使用便是能帮助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漫画常使用一些形象、夸张的绘画手法来表达历史事件,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够增加读图时的趣味性。

2. 直观性

历史漫画作为图画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首先会对视觉产生冲击和影响,随后才会进入大脑思考,可以说,漫画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教师对学生进行更为直观的讲解。虽然初中历史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些课程晦涩难懂,教师用语言讲解也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 思考性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历史漫画教学的目的是以画启智,通过展示历史漫画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解读漫画内容,从而认识漫画反映的史实和本质。一幅历史漫画摆在学生面前,如果不加以观察,不加入思考,只是单纯地、静止地看漫画,那么我们什么历史结论都无法得出,这幅历史漫画的内涵也就没有真正地挖掘出来,从而它也具备“思考性”这一特征。

二、用漫画构建生态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用漫画场景代替语言讲述

以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例,一贯的教学形式都是教师语言讲述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瓜分中国的过程,往往是三言两语便结束了这个问题,学生听后不仅没有对这段时间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深刻认识,而且也不会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教师也无法落实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相反,如果在教学时教师直接展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这一漫画(如下图 1),设计学生活动“看图说话”:学生观察漫画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简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参战国有哪些,具体经过有哪些代表事件。这样一来,学生的角色就由传统的听者转变为了课堂的参与者并且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行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便能够了解到漫画中穿着风格各异服装的士兵代表不同的国家力量,接着联系中国近代史学过的内容和漫画标题来看,它反映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迫同英、美、日、法、德、俄、奥、荷、西、比、意在内的14 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继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史实以后,教师便可以接着升华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导致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是永恒的,而作为当代青年的你们要继往开来,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最后落实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

图1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传统教学的“一言堂”再也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新局面,过多的教师讲述反而会让学生的接受能力变低,所以教师应该也必须要探索出更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

(二)用漫画设计游戏

对于学生来说,每一个学期里压力最大的就是期末复习阶段,尤其是历史这个学科既要面对大量的记忆和背诵还要接受期末检测,很多学生到这个时候都明显地感受到力不从心。教师在复习阶段更多地会把时间用在夯实基础知识,做巩固提高训练上,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最多的分数,有时候难以顾及到学生的情绪和困境,当真正注意到的时候为时已晚。所以,既要保证教师完成复习任务,又能够将学生复习兴趣最大化,使用漫画复习不失为一个创新之举。

相比较于文字繁多的复习提纲、时间轴,漫画画面简洁,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描述就能将历史事件反映出来,在期末复习时学生对这样的复习资料是喜闻乐见的。而使用漫画又如何复习呢?在很多娱乐节目里都有“你画我猜”这样的游戏,利用漫画教师也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复习游戏。在复习课中涉及到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随机抽取两名学生进行配合,一名学生面对漫画观察推断这是哪个历史事件,然后根据他的理解使用关键词进行描述,另一名学生背对漫画根据描述猜出事件名称。除了参与游戏的两位学生以外,台下的其余学生也会根据讲台上这两名学生的行为和思考的过程受到引导,在他们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其余学生也会跟着回忆,把自己也带入到游戏的情境中。以下图漫画(图 2)为例,观察漫画的学生看到了一名东北军在战场上面对写着“九一八”字样的硝烟举着枪,但却没有开枪,在危急的战争中军人的双脚却被“不抵抗”的镣铐锁住无法前行作战。观察完毕后学生通过联想能够回忆起来蒋介石实行的“不抵抗政策”,转而向游戏的另一名参与者描述“不抵抗政策”的关键词,引导其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游戏设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学生在思考如何描述的同时已经把这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回忆了一遍,大脑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比起教师的复习提纲,复杂的语言描述,漫画游戏复习让学生参与感更强、积极性更高。

图2 东北军脚上的镣铐

三、结语

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必须精细思考并形成简明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课堂生态的本源来看,教师最需要明确的是一切教学设计、行为都必须基于学生视角,这也体现了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无论哪一个学科,构建生态课堂的切入点有很多,可以采取的策略也不计其数,要想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来着手,观察最吸引他们的事物是什么,以此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生态”。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 聂幼犁.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刘贵华 , 杨清 . 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生态课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J]. 教育研究 ,2011(12):54-58+86.

[4] 岳伟 , 刘贵华 . 走向生态课堂——论课堂的整体性变革 [J]. 教究 ,2014(8):99-106+134.

[5] 周晓光 . 历史教学论 [M].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

[6] 于友西. 中学历史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

[7]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究,1997(9):3-8.

[8] 陈军 . 巧用漫画探究历史 [J]. 中学历史教学,2010(15).

[9] 张旻 . 浅谈漫画在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05).

[10] 马执斌 . 图画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位、功能及运用[J]. 历史教学,1996 年第1 期.

[11] 徐玉萍 . 论漫画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08).

[12] 张文燕 . 历史教学(中学版)[J]. 历史学习,2007(01).

[13] 李月红 . 巧用漫画激活历史教学[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3)

[14] 刘雨眠 . 论剖析漫画的教育功能[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15] 吴满 . 浅谈历史漫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1007-0125(2018)21-0188-01.

[16] 李素梅 . 漫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1006-3315(2016)07-006-002.

作者:谭笑,现工作于,初中历史教师,历史学学士,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跃龙路,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