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陆希阳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摘要:在21世纪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通过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通过文献分析和教学实践,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探讨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策略。本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以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本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实践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和多元化评价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不仅包括语言知识和技能,还涵盖了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意义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其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其次,通过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再者,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具备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最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为其终身学习和未来社会适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
在制定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即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策略应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注重语言、思维、审美等多方面的培养;二是实践性原则,教学策略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三是主体性原则,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1.加强语言实践,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背诵、仿写等方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观潮》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潮水的壮观,同时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写作任务,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观看潮水经历的文章,或者续写课文中的故事,以此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教学《观潮》时,教师还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2.注重思维训练,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例如,在教学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意境、情感等,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能够成功借到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诸葛亮成功借箭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展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如在教学写景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的美景、美情等,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在教学童话、寓言等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改编、创作等,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手抄报制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春》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训练以及注重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莉.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4,(15):53-55.
[2]陈倩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J].辽宁教育,2024(17):5-8.
[3]韩天舒.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智力,2024,(21):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