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张巧
华容县东山镇东山中学
前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多设计和组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等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用“少教”引导学 生“多学”,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 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数学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教多学”强调学生“多学”,而培养学习兴趣是使 学生“多学”的关键。课堂上,倘若学生对教学内容 缺乏兴趣,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不会产生理 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利用“少教多学”构 建高效课堂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尽可能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 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教 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观看多 媒体视频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二、利用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是构建高效课堂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着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在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利用“少教多学”构建高效 课堂,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兴趣的引 导和启发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学习,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利用“少教”促进学生“多学”的 教学目的。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预留时间,为学生 合作探究创造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课程 内容提出假设,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让学生亲自 动手验证假设,习得相应的数学知识。在合作探究过程 中,学生深度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形成了良好 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时,教师可预留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假设进行合作探?究,如“若图形的对角分别相等、对边分别相等、对角 线互相平分,其为平行四边形吗?”在合作探究中,学 生相互交流、探讨,进行逻辑推理,发现了各种平行四 边形的判定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平行四 边形的角、边、对角线性质等知识,又培养了合作探究能力。
三、加强课堂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高效课堂不仅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授课质量,还要求 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参与课堂教学。为此,在初 中数学教学中,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在“少教多学”教 学理念指导下加强课堂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 回顾知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研究课程内容的机会。在实 际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结合章节、小结、课时的教 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整理成笔记;然后让学生在课 堂上进行小结评比,或者把总结归纳出来的知识点张贴 在黑板上,以锻炼学生的知识总结和归纳能力。 四、借助知识迁移类比,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 养的培养。“少教多学”不是教师对学生不管不顾,而 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学 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 标。为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 进行迁移类比,启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让 学生掌握举一反三、迁移类比等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能力,促进其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 者采用“少教多学”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迁移类比,启 发学生思考。具体来说,笔者让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的几 何位置关系表示方法;点与点、点与直线位置关系的计 算方法等知识点,深层次地思考是否能用点与点的距离 来判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 比,让学生在知识迁移、类比与深层思考中逐渐形成逻 辑思维。 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精准驱发学生的学习内驱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外通 过自主观看教学视频来完成学习任务,课上时间则不 再主要用来讲授知识,而是用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进行交流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将 传统课上教学进行了翻转,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 桎梏,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模式。 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前, 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的课本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深 入解读,找出其中的重难点,据此来明确学习任务,并 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单。需注意,教师在学习 任务单中应注明重难点知识点及其相关拓展问题,在 课堂教学环节将会采取的教学方法等。 其次,教学视频的录制质量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应用成功与否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录制 教学视频之时,一方面要充分结合课本内容,另一方 面要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有机结合,使所录制出来的 教学视频既能够满足大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又对学 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需注意,教学视频的时间不能 过长,以短小精悍为宜,尽量将本节课的最精华内容 集中在 10 ~ 20 分钟的教学视频之中,从而突出教学 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点的印象。最 后,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解决自主 观看视频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本节课的 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 六、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 : 精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 设计合理的、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针对问题 展开交流讨论和自主探究,最终找出问题的解决方 案。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对知识产 生了疑问之后,才会生出探究和学习的欲望,继而获 得较高的学习效率。所以,若想构建核心素养视角下 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应用问题 引导式教学模式。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主要分三个步骤 : 首先,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对本节课的课本内容 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解读,找出其中的重难点,据此 来设计合理的、有价值的问题 ; 其次,在自主探究阶 段,教师需先给学生讲授基本知识,再将提前设计好 的问题展示出来,令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 将探究过程及结论做好详细的记录 ; 最后,在归纳总 结阶段,教师需先令学生简述问题探究结果,再针对 那些学生未能正确解决或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重点 讲解,引导学生反思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形 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 一些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观察分析方程的根与这个 方程的系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再给学生设计一个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让 学生自主探究,最后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数 学运算、数学分析素养的培养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结语:综上所述,若想有效实现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 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遵循科 学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 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及改革教学 评价形式。当然,构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高 效课堂的措施也不只这些,只有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实 践,不断总结经验方法,才能够找出更多更好的教学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