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

吴骏

浙江诚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42

引言

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作为现代桥梁建设的重要形式,其优势日益凸显。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施工工艺复杂、连接节点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仍需重点关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所在。

1 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施工的特点

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施工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环境影响小、质量可控性强等显著特点。该技术采用工厂化预制与现场装配相结合的施工模式,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实现了构件质量的精准控制,有效避免了传统现浇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在施工组织方面,预制装配工艺大幅减少了现场作业时间和劳动力需求,多个施工环节可同步开展,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特别适用于城市交通繁忙区域的桥梁建设。在质量控制方面,工厂预制环境稳定,混凝土养护条件优越,能够确保构件强度、耐久性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同时通过 BIM 技术实现精准预拼装,有效控制安装误差。在环境保护方面,该技术减少了现场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大幅降低了施工噪音、扬尘污染和建筑垃圾产生量。在结构性能方面,钢混组合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抗拉和混凝土抗压的材料优势,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耐久性好等优点。施工过程中采用模块化吊装工艺,对周边交通影响小,特别适合城市立交、跨线桥梁等工程。通过优化节点连接设计和施工工艺,确保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2 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施工方案

2.1 场地勘察与布局规划

施工前需对桥梁建设场地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工作,重点考察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根据勘察结果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布局,合理划分预制构件堆放区、吊装作业区、设备停放区等功能分区。要充分考虑大型机械设备的作业半径和运输车辆的通行路线,确保各工序衔接顺畅。针对特殊地质条件需制定专项处理方案,如软弱地基加固、地下水位控制等措施。同时要统筹安排临时设施建设,包括施工便道、临时供电、给排水系统等配套工程。场地规划应遵循 " 分区明确、流线合理、安全高效" 的原则,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2.2 钢梁预制与运输保障

钢梁预制过程要严格执行标准化工艺流程,从下料切割到焊接组装各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把控。工厂预制阶段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根钢梁都可追溯其生产全过程。重点控制焊接质量、尺寸精度和防腐处理等关键工艺参数。运输环节要制定专项方案,根据构件尺寸重量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固定方式。运输路线要提前勘察,排查限高限重等障碍因素。构件装卸要使用专用吊具,避免碰撞损伤。对于超限构件运输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建立运输过程监控机制,确保构件安全准时送达施工现场。

2.3 梁体安装与连接工序

梁体安装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包括测量放样、支座安装、吊装设备检查等。吊装作业要严格按照预定方案执行,选择适当的吊点和吊装顺序。安装过程中要实时监测构件位置和姿态,确保精准就位。连接工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要重点把控剪力键安装、预应力张拉、湿接缝浇筑等关键工序。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要确保扭矩值达到设计要求,焊接连接要保证焊缝质量和外观。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界面处理,确保新旧混凝土良好结合。各道工序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3 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施工质量控制

3.1 原材料质量抽检机制

建立完善的原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所有进场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程序,包括核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证明文件。针对不同材料特性制定差异化的检测方案,钢材检测应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力学性能测试,同时关注化学成分分析和尺寸公差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检验要覆盖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骨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等参数,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验。预应力材料检验要着重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松弛性能,锚具的硬度和锚固效率。建立完整的材料质量档案,详细记录每批材料的进场时间、检测结果、使用部位等信息,实现质量可追溯。对桥梁关键受力部位使用的材料,如主梁钢材、高强混凝土等,应适当提高抽检频率和检测标准。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重要材料进行平行检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对检测不合格的材料必须严格执行退场制度,并追溯供应商责任。定期评估供应商履约能力,建立优质供应商名录,从源头保障材料质量。通过全过程、多维度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百分之百合格。

3.2 施工过程质量实时监测

实施全过程质量动态监控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核心措施。建立覆盖各工序的质量监测网络,重点把控构件吊装定位精度、节点连接质量和整体线形控制等关键环节。采用高精度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先进测量设备,对预制构件安装位置进行实时测量校正,确保轴线偏差、高程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钢结构焊接、高强螺栓连接等关键工序实行 24 小时旁站监督,详细记录工艺参数和操作过程。混凝土浇筑过程实施全过程监控,重点控制配合比准确性、浇筑连续性、振捣密实度等关键指标。预应力施工建立双控体系,同步监测张拉力和伸长量,确保预应力施加准确可靠。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应力等参数,实现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建立质量问题分级响应机制,对一般偏差要求现场立即整改,重大质量问题启动专项处理程序。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持续优化质量控制措施。

3.3 成品质量验收标准制定

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制定详细的成品质量验收标准,明确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和合格标准。结构尺寸验收要包括全长、梁高、翼缘宽度等关键尺寸偏差控制。外观质量检查要重点关注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裂缝、色差等观感指标。结构性能检测要包括荷载试验、振动特性测试等内容。连接部位要专项检查螺栓紧固度、焊缝质量和防水性能。建立分级验收制度,实行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监理验收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验收资料要完整规范,包括检测报告、影像资料等证明文件。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要制定专项处理方案,确保整改到位。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是提升桥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多个措施,可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标准体系建设,推动该技术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新文 . 装配式桥梁的结构优化与快速施工技术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03):150-152.

[2] 张晓东 . 装配式钢结构桥梁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J]. 科学技术创新 ,2025,(03):81-84.

[3] 韩浩 . 中小跨径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设计与快速建造关键技术研究[D].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4.

[4] 李卫军 . [J]. 四川水泥 ,2024,(05):221-223.

[5] 杨耀 , 周姝 . 新型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J].钢结构 ( 中英文 ),2021,36(0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