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及管理措施
许琛凯
620103198907274015
1 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方法
1.1 基础施工出现的技术问题
针对该问题,本文从开挖深度不够,支护强度不够,防渗排水不合理,开挖面暴露时间过长,顶面高程不准等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预防方法:在建筑项目中,在进行基坑土方工作之前,应先对场地进行调查,了解是否有渗水情况及排水情况,确保已挖出的基础符合设计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检查挖掘面的土石方数量,确保挖掘面的土石方量符合要求;当深基坑开挖结束后,必须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并按设计要求与下一道工序紧密相连。为了防止桩位偏移,在放样时要对桩位进行精确测量。
1.2 钢筋施工出现的技术问题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来说,其共性问题有三点:1)原材料的选用;2) 增强体的就地制备技术;3) 建设项目工地上的加固操作。在选用钢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不合格或不合格的残次品,其压缩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由于其制作技术较为烦琐,若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不仅会导致原料的大量浪费,还会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当前国内钢筋施工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重叠,容易产生不协调现象,进而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对进场的钢材进行力学特性试验,对于不合格的钢材,严禁使用。应对钢筋的绑扎、焊接、搭接等情况进行检查,对钢筋连接进行检查,并做好质量检查。
1.3 模板施工出现的技术问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梁、板、柱等结构形式较为复杂,有些工程还出现了异形结构,这给模板的制造与安装带来了很大困难。现在国内的许多建设项目都采用木制的模板,这种模板造价低廉,制作方便,可以反复利用。但是,由于木材本身的强度不高,很容易发生变形破坏。另外,在对某些特定构造区域进行模板施工时,模板接头很难闭合,极易发生漏浆现象,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了最后的成形质量。控制措施:在制作样板之前,要认真检查样板的品质,如果发现翘曲太大,缺角断楞等情况,应立即进行修复,并将完整的目模板替换掉。对组装好的砼部件进行检查,对出现的模板接缝不严、模板支撑不稳等问题应立即加以解决,避免在经受过混凝土载荷后出现变形脱落的问题。做完后,要将里面清理干净,然后用一层离型剂均匀地刷上。在砼浇注完毕后,对结构梁、板、柱的定位轴及高程也要进行检查。拆除模具必须等到部件的混凝土强度到达某一程度才能进行。拆卸模具应按照“前侧模具,后下模具”的原理进行。在拆除模具时,要小心不要破坏被加工零件的边缘和边缘,保证模具的完整性。
2 现场施工管理研究
2.1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为了实现建设项目的高效、安全和经济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工作。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为了确定施工任务及过程,合理使用各种材料,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首先,要明确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战略,明确工期、质量、安全等主要指标,并制订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总体战略。其次,进行工程建设的组织架构的确立,其中包含了建设小组的成员以及各自的责任划分,将各成员之间的协作进行清楚,保证在建设工程中的协同和协作。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的需求,对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力、设备、材料及技术支撑等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组织与分配,使之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第四,根据工程建设的组织设计,编制工程计划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等。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使整个工程得以有效运行。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使项目建设的效益最大化,降低建设的风险与费用。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了项目的预期建设。
2.2 现场人员管理
工地人事管理就是对工地上的工人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减少意外及争议。首先,要对工地员工进行合理的招聘与选拔。依据项目性质与需求,决定所需建筑工人种类与人数,招募与遴选。在实施过程中,应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的职能和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划分与配置。其次,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与训练。必须对建筑工人进行相应的训练,熟悉该项目的建设标准及作业要求。并从工作制度、安全制度等方面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与监管,保证工作符合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工地的员工进行了必要的交流与协调。与建筑工人保持良好的交流,了解项目的需求及目的,并及时处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与其他部门及承包人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加强对工地工人的管理,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安全保障。建立并实施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与训练,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保证项目的安全与健康。加强对工地工人的管理,有利于优化工程进程、改善工程质量、减少工程风险。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职工的教育、安全、权利、人身、财产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3 材料与设备管理
在建设工程中,物料和器材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合理采购、储存、调配和使用工程所需的物料和器材,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满足预定的品质标准。首先,物资和装备的管理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采购规划,并对其进行筛选。依据工程需要及工程进度,制定物料、器材的品种、数量及交货期等购买计划。在此基础上,合理地挑选出合格的供货商,并对其进行评价与对比,从而得到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物料及装备。其次,加强物料及器材的管理,做好仓库的储存、储存等工作。建立适当的库房及物品存储地点,分类,标识,清点,保证物料及器材的完好。建立相关的仓库管理体系及程序,并认真落实,避免物料、器材的损耗。其次,要对物资和装备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利用。按工程计划及要求,对物料、机械进行调配、调配,保证各工序的正常运转。在此过程中,要对物料、器材进行严格的检验,以保证产品达到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在物资和器材的管理中,要加强存货及损耗的控制。制定一套科学的存货管理系统,并依据工程进度及实际情况对存货进行清点及调节,尽量减少存货的浪费及存货的问题。并对物料及装备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节能减排对策。
结语
总之,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政府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及义务。协助建设企业制定了完备的施工质量监管制度,实现了施工企业的规范化和高效率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充分保证建设项目的高效与优质,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促使建设项目的发展稳步发展。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具体执行中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采用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强化安全监理工作,从而保证施工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让企业能够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冯 岩 军 .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现 场 安 全 监 督 管 理 分 析 [J]. 建 材 与 装饰 ,2018(23):152-153.
[2] 胡海 . 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J]. 建材与装饰 ,2017(32):144-145.
[3] 李富强 .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J]. 居舍 ,2020(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