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李晴晴

国家电投集团安徽电力有限公司 230000

引言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经营风险的概率急剧增加。目前,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时,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风险问题,若不对其进行及时的控制与防范,就会导致企业出现金融风险。因此,企业创新经济管理并非只针对单一片面的简单工作流程,而是需要形成更加合理科学的系统化布局,优化经济管理组织架构,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健发展。

1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意义

1.1 提高企业对风险的预测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企业的成长也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例如,企业采用的营销策略会不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冲击,是否适应国家政策变化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等。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针对各种风险的管理方法。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运用适当的干预方法,以达到对企业资金进行高效的控制,并对企业的各种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协调,减少企业的经营费用和投入费用,提高企业的风险预防能力,保证企业能够平稳地发展,且不受市场变化的影响。

1.2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企业发展

新时期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竞争力低、生存能力差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外部环境恶劣,企业缺乏健全的经营制度和内部治理,尤其对经济管理重视不足。企业的标准化经济管理方式能够科学地安排资金的调动、分配和使用,对企业的资本所遭遇的风险进行科学的处理,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公司的规模扩大、实力提升和迅速发展打下一个好基础。

2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完善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不严谨,可能导致资金使用混乱、账目不清等问题。在成本核算方面,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无法准确掌握产品的成本构成,从而难以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制度执行不力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这可能是由于企业内部人情关系复杂,导致制度无法严格执行;或者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惩处。

2.2 专业人才短缺

在经济新常态下,许多企业未能充分重视专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导致管理层普遍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教育和实践训练。在此情况下,管理人员经常依赖个人经验处理经济管理问题,缺乏现代经济管理手段的应用,这对企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加剧专业人才的流动性,导致人才队伍不稳定,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构成显著的障碍。中国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根据中国信通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23 年 )》,我国数字经济在 2023 年实现显著增长。然而,德勤中国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 年)》指出,目前我国面临“数字人才短缺”的挑战,既反映市场对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又凸显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因此,培养既精通行业需求又掌握数字技术的高质量人才,已成为推动我国企业升级和新一代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策略。

3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精确的成本核算体系,明确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通过成本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如优化采购流程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同时,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市场环境和历史数据,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安排资金使用,对于预算外支出要进行严格审批。此外,还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财务风险。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制度执行中的职责,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或岗位,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按照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员工的薪酬、晋升等挂钩。例如,对于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的财务人员给予绩效加分,对于违反制度的给予扣分或其他处罚。

3.2 重视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的支持。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要求企业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和引进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已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首先,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落实《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 年)》中提出的“订单式”“定制式”“定向式”培训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战略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具备数字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缓解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才短缺问题,提高员工的数字素养和职业素质,推动企业内部的人才结构优化。其次,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家关于教育和人才发展的最新政策动态。例如,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教育、科技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发展,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一方面,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设置,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依托联合科研项目、共建实验室等形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再次,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和管理机制,对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至关重要。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其进行有效激励和合理管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方式,如股权激励、绩效奖金、职业发展规划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3 实施柔性供应链管理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 , 供应链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机会。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往往依赖于静态的预测和人工调度 , 导致响应市场变化的速度较慢 , 且容易产生库存积压、生产浪费等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 , 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 , 企业能够更加精确地掌控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从而提升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能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实时追踪与动态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对自身的管理观念进行更新,健全经济管理体系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经济管理创新活动既能够为企业创造利益,同时也不会带来违规风险;加大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提升企业现代化经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吉英 . [J]. 商展经济,2024(3):181-184.

[2] 张馨月 . [J]. 商场现代化,2023(18):98-100.

[3] 曹燕华 .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J]. 金融文坛,2022(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