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作者

闫文韬

大唐河南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450001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建设和运营水平也不断提高。作为电网“神经末梢”的配电电缆,其施工质量不仅影响供电安全,而且影响着用户的用电体验和人身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投入电网,为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和供电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施工前期的创新准备

(一)数字化图纸审核与协同

传统的施工图审查主要依靠手工校对,这样既费时费力,又易遗漏。目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施工企业可以通过 BIM 来进行三维造型设计。在 BIM 的帮助下,技术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电缆的敷设路径、敷设方式和与周围设施的距离,从而找出冲突和不合理之处。同时,在云平台上,还可以进行多方协同评审,设计、施工、监理等都可以实时地分享数据,并且能够及时地交换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大大缩短了图审的时间,提高了审图的精度。

(二)智能化材料与设备管理

在材料采购这一重要环节中,引入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准确地追踪建材的整个过程。智能化材料与装备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每一种工程材料均贴有 RFID 标签,施工团队能够科学地制定维修计划,在出现问题之前就做好维护保养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工程进度延迟[1]。

(三)多维度施工场地勘察

除常规的现场勘察外,将无人机获取的图像数据和激光扫描的精确测绘数据输入到 GIS 中,利用复杂的算法进行集成分析,精确规划出最优铺设路线,从而达到规避地下管道、减少建设风险的目的。

二、配电电缆敷设的技术革新

(一)机械化敷设设备的广泛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采用传统的手工敷设方法,存在着许多缺点。铺设效率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很容易引起疲劳,在铺设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电缆的损伤,从而严重地降低电缆的服役寿命和供电的传输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履带式电缆敷设一体化平台等先进机械化设备顺势诞生。该平台以履带式电缆敷设车为核心,巧妙地将遥控与近控双模式结合在一起,可大大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其主要部件包括稳定可靠的履带底盘,可适应多种复杂地形;能灵活吊运电缆的吊臂总成;精准高效的电缆牵引系统,保障电缆敷设速度与质量;以及便捷的钢丝绳收纳架,有序管理钢丝绳,让整个敷设流程更加顺畅高效[2]。

(二)预制排管工艺的推广

常规的排管现浇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缺陷。模板的搭建、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浇筑,以及长时间的养护,这些都是漫长而又耗时的过程,对整个项目的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由于施工场地的复杂性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在质量控制方面,如混凝土的均匀性、钢筋的绑扎强度等都难以把控,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与之相比,预制排管工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该工艺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繁琐而费时的工作全部转移到工厂生产线上。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专业的设备、稳定的工作环境,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施工现场,只需要将预制排管直接吊装、拼接,可大大缩短工程进度,同时也能保证施工质量。

三、电缆接头与终端制作的技术优化

(一)硅橡胶预制式接头的应用

硅橡胶预制件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安装过程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电缆工程领域。以 GCA ZJ10 - 型硅橡胶预制式中间接头为例,其结构紧凑合理、接头两端的应力锥能有效解决电缆外屏蔽切断处的电应力集中问题。在安装过程中,工人只要按照步骤剥线、套上相应零件、涂上硅脂、将其推进接头,即可实现简易、方便的作业,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制造效率与品质。

(二)BTTZ 单芯矿物电缆接头制作要点

BTTZ 单芯矿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接头制作有特定要求。在安装接线鼻子和终端时,要用空调管切割刀将护套仔细切割,以免造成毛边;在使用斜口钳进行剥开护套时,切出的切口不得有喇叭口剥好后擦拭导体,检测绝缘电阻值需达到 100 兆欧以上 [3]。然后依次套入终端组件,用煤气喷枪驱赶潮气,并用热熔胶和热缩套管进行密封。中间连接器的安装也需遵循类似步骤,确保导体对接平衡后进行固定和密封处理。

四、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的数字化升级

(一)实时在线检测技术

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时在线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道重要防线。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在电缆的各个重要位置精确地安装各种传感器,对电缆的绝缘电阻和局部放电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这些感应器就像敏锐的“电子眼”,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高速传送网,第一时间传回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配有智能化的分析系统,可实现实时的数据分析。当数据发生异常变化时,系统会立即启动预警,并以声光、短信的形式及时提醒施工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及时地进行线路连接检查、绝缘破损部位的修复,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可避免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扩大,保证配电电缆的施工顺利进行。

(二)数字化验收管理

在目前的施工和验收阶段,数字平台正在起到变革的作用。借助该平台,可实现施工信息、试验数据和现场照片的全面数字化存档。施工资料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和变更文件等,试验数据包括电缆的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的结果,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图片。验收人员不需要到现场,只要登陆系统,就可以方便的对各种资料进行详细的审查,轻松实现远程验收。与此同时,通过整合的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大量工程质量数据,精确提取工程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后续的项目施工提供重要的借鉴,促进施工项目质量的不断稳定提高。

五、总结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工程施工中,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对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保证配电电缆施工质量,保证电力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配电电缆施工技术也会不断地进行革新,建筑单位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为电力工程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自达 .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J]. 中国高新科技 ,2025,(01):58-60.

[2] 尹江峰 .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02):212-214.

[3] 吉清 .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22,(27):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