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支持下高中政治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

作者

罗桂香

赣州市第三中学 赣州市第三中学 341200

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教育领域迎来新变革,高中政治学科是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其教学改革与创新亟需借助科技力量获得突破。然而现有探究多关注理论探讨或技术展示,缺乏针对高中政治学科特点实施人工智能教学优化系统性探究。文章立足教育实践从分析人工智能融入高中政治教学背景入手,探究技术支持方法设计,构建智能驱动创新模式,期望能够为高中政治智慧教学提供参考,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

一、人工智能融入高中政治教学背景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新时代教育要求,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使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低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且政治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学生理解困难,教师缺乏有效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具象化。政治学科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依靠试卷测试,难以全面评估学生思维能力、价值观念形成情况,教师备课任务繁重难以针对每位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造成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政治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突出,城乡差距、区域差异明显,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普惠全体学生,这些困境制约着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升亟需寻求创新突破路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高中政治教学带来新契机,智能技术具备海量数据处理、个性化推荐等优势功能,应当有效解决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

当前社会环境要求学生具备更强思辨能力与创新精神,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等方式,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现象,提升政治判断力与思辨能力。青少年数字原住民特点使其对智能化学习工具接受度高,适应性强,智能教学方式更符合新生代学习习惯与认知特点,全球范围内智能教育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各国纷纷将人工智能纳入教育改革战略,开展智慧教育实验为我国高中政治教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借鉴参考。

二、人工智能支持高中政治教学方法设计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中政治《必修 2》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教学应当通过智慧化教学路径实现精准施教,智能化知识图谱构建助力教师将抽象经济学概念可视化呈现,使学生清晰把握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等概念间联系,教师应当利用人机协作平台引导学生分析真实企业案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智能推送系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理解困难学生推送更多实例解析,对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路径感兴趣学生推送相关历史资料。课堂讨论环节,智能辅助系统自动识别学生观点偏差,精准纠偏确保价值导向正确,智能评价体系全程记录学生对经济概念理解深度、运用能力表现形成多维评估报告,引导学生从知识掌握迈向观念内化。

具体教学实例展现在讲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主题时,教师先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可交互式经济制度发展时间轴,学生通过触控屏点击不同历史节点了解我国经济制度演变过程。随后智能系统推送华为、格力等混合所有制企业运营案例,学生通过虚拟企业管理系统模拟不同股权结构下企业决策机制、利润分配方式。课堂讨论环节智能平台自动将学生分组,共同探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如何优势互补议题,智能助教实时评估各组观点科学性适时引导,针对学生理解薄弱点系统自动生成微型测试题,如为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学生作答后获得个性化反馈。课程结束前智能评价系统综合分析学生课堂表现、观点深度、思维逻辑,生成能力雷达图,教师据此对每位学生提出针对性建议。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人工智能驱动高中政治教学创新模式构建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 3》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教学创新模式构建应当从教学生态系统整体改造角度实现突破性变革,智能学习环境营造方面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沉浸式思维训练场景,通过传感器设备感知学生学习状态与情绪变化,智能调节教学氛围与内容难度。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习者画像系统,精准描绘每位学生思维特点、认知偏好、价值观倾向,为个性化思维训练提供数据支撑。人机协同教学模式中教师担任思维引导者与价值塑造者,人工智能承担信息处理与资源匹配功能,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育人格局。智能教学助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分析学生课堂发言中蕴含的思维逻辑,识别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倾向,及时给出针对性思维纠偏建议。建立跨学科知识融合机制,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将哲学原理与历史事件、自然科学发现、社会现象建立关联,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复杂问题,培养系统性思维能力。

教学创新实践效果在科学思维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以量变质变规律教学为例,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多维度体验环境,学生进入分子世界亲历水分子从液态到气态转变过程,直观感受量变累积导致质变现象。智能学习平台根据学生体验反馈动态调整难度层次,对理解困难学生提供更多感性认识材料,对思维活跃学生推送更深层次哲学思辨内容。课堂教学中智能辅助系统运用历史大数据构建改革开放发展轨迹全景图,学生通过交互式时间轴探索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挖掘其中蕴含的量变质变辩证关系。智能协作平台自动组织学生讨论互联网技术发展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系统实时监测各组讨论深度与思维层次,适时投放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程结束后智能评价系统生成思维发展轨迹图,为后续教学提供精准指导。

结论:人人工智能支持下高中政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表明,智能技术融入政治教学既是应对现实困境必然选择,也是把握时代发展契机重要途径。通过构建智慧化教学方法、个性化学习系统等技术路径,形成人机协同创新教学模式,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实施智能化资源建设、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等策略,能全面提升政治教学质量与育人效能。人工智能与政治教学深度融合将开创政治教育新局面,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 云 .”人工智能 + 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J]. 社会科学前沿 ,2025, 14(3):6.DOI:10.12677/ass.2025.143184.

[2] 林小红 . 人工智能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究 [J]. 前卫 ,2024(33):0108-0110.

[3] 种振鑫 . 融入”互联网 +”, 积极推进高中政治学科的移动学习 [J]. 新课程·下旬 , 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