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校准实验室依据CNAS-CL01进行质量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崔杨 王博斯

辽宁尚禾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一、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校准实验室的检测校准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愈发关键。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作为国际通行且被广泛认可的实验室管理和技术能力标准,为校准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依据该标准构建和完善质量体系,是校准实验室提升管理水平、保障检测校准质量、获取认可资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论文基于实际工作经验,对校准实验室依据CNAS-CL01 进行质量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思考。

二、CNAS-CL01 标准对校准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提升管理规范性

CNAS-CL01 标准涵盖了实验室管理的各个层面,包括组织架构、人员管理、文件控制、合同评审等。校准实验室依据该标准建设质量体系,能够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避免管理混乱和职责不清的问题。例如,在文件控制方面,要求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严格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回收和归档管理,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文件始终是有效版本,为各项工作提供准确的指导。

(二)保障检测校准质量

标准对校准实验室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设备管理、环境条件控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校准方法选择和确认等。遵循这些要求,实验室能够有效控制影响检测校准结果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校准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规范设备的采购、验收、校准、维护和使用,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合理控制实验室的温湿度、洁净度等环境条件,满足检测校准工作的要求;准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使客户能够正确理解检测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三)增强市场竞争力

获得 CNAS 认可,意味着校准实验室的能力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能够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承认。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还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在招投标、商业合作等活动中,具备 CNAS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往往更具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校准实验室依据CNAS-CL01 进行质量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1. 标准学习与培训:组织实验室全体人员深入学习CNAS-CL01 标准,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使员工全面了解标准的要求和内涵。通过培训,让员工认识到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员工参与质量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现状调研与分析:对实验室现有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调研,对照 CNAS-CL01 标准的要求,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分析实验室在人员结构、设备配置、环境条件、管理流程等方面与标准的差距,为制定质量体系建设方案提供依据。

(二)质量体系文件编制

1.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阐述了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体系的范围、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了总体描述。明确实验室的组织架构、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以及质量体系的运行流程。

2. 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规定了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根据 CNAS-CL01 标准的要求,编制了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管理评审程序、人员培训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校准方法确认程序等一系列程序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3. 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具体的检测校准项目和操作环节制定的详细操作指南。根据校准方法和仪器设备的特点,编制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对检测校准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保证检测校准工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 记录表格:设计了一系列记录表格,用于记录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包括人员培训记录、设备校准记录、检测校准原始记录、内部审核记录、管理评审记录等。记录表格的设计应符合标准要求,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便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质量体系试运行

1. 人员培训与宣贯:在质量体系试运行前,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体系文件的培训和宣贯,使员工熟悉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和内容,掌握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 试运行过程管理:在试运行期间,加强对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定期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对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质量体系。

(四)质量体系认证与持续改进

1. 认证申请与审核:当质量体系试运行一段时间并达到稳定状态后,向CNAS 提交认可申请。按照CNAS 的要求准备相关资料,接受现场评审。在评审过程中,积极配合评审组的工作,认真对待评审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通过认证审核,获得CNAS 认可证书。

2. 持续改进:获得认可证书并不意味着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校准实验室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质量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分析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不断完善质量体系。同时,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标准的更新变化,及时将新的要求纳入质量体系,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四、校准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要点分析

(一)管理要求方面

1. 组织与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实验室应具备独立开展检测校准工作的能力,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检测校准结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实验室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2. 文件控制: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建立文件控制程序,规定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回收和归档流程。定期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及时更新文件内容,保证文件能够反映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最新的标准要求。

3. 合同评审:在承接校准业务前,对合同进行严格的评审,确保实验室有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评审内容包括客户的需求、技术要求、交付时间、价格等方面。通过合同评审,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同时,根据合同评审结果,合理安排检测校准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四、结论

校准实验室依据 CNAS-CL01 进行质量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质量体系建设,能够提升实验室的管理规范性,保障检测校准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前期准备工作,科学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加强质量体系试运行管理,做好认证申请和持续改进工作。同时,要关注质量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完善质量体系。只有这样,校准实验室才能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质量体系,为社会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校准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叶盛芳. 校准实验室依据CNAS-CL0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9,46(08):110-112.

[2] 王晓东 , 李军 . 基于 CNAS-CL01 的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与运行 [J].中国计量 ,2020(05):78-80.

[3] 刘燕 . 校准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与持续改进研究 [J]. 质量与市场 ,2021(1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