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质量检测技能在高职教学中的培养
殳叶婷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药物制剂质量检测技能培养进行深入探讨,从当前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分析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技能标准融入教学设计与实践环节优化策略,探索校企合作深度推进与评价机制科学构建途径。通过系统化探究,旨在构建符合行业需求药物制剂质量检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促进高职药学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关键词:药物制剂;质量检测;技能培养
一、药物制剂质量检测技能培养现状,问题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药物制剂质量检测技能培养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其一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衔接不够紧密,部分院校课程设置仍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其二教学内容更新较慢,无法及时融入新版药典、新型检测技术等内容,使学生难以适应行业技术发展需要。其三实训条件建设滞后,部分院校缺乏专业实训室或实训设备陈旧影响实践教学效果。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占比较低,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现象明显。
教师评价体系单一,多以考试形式评价学生学习成果,难以全面反映学生技能掌握情况。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实习实训流于走过场,难以达到预期培养效果。同时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对药物制剂质量检测工作认识不全面,专业认同感与学习投入度较低,技能学习态度被动。缺乏系统化培养规划,技能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连贯性,课程间衔接不够流畅知识点分散,难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与技能结构。
二、技能标准融入教学设计,实践环节系统优化
药物制剂质量检测技能培养必须立足行业标准,将职业技能要求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其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以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流程为参照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界限,按照药物制剂质量检测工作实际需求设计课程模块,包括理化检验基础、药典应用、仪器分析、微生物检测等核心模块,每个模块均设定明确技能目标与考核标准。教材建设注重实用性,编写融合理论与实践案例教材配套实训指导书,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其二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推行项目化教学模式,将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药品质检实际场景,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与学习兴趣。强化案例教学收集整理典型药品质量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成因与解决方案,培养专业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递进式技能培养路径。建立基础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提升技能水平。基础实训阶段重点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如天平使用、滴定分析等;综合实训阶段侧重复杂仪器应用与检测方法综合运用;顶岗实习阶段则全面接触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与任务,实现从学校到企业平稳过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训条件,配备符合行业标准仪器设备,定期更新实训项目,提升实训教学质量。开展技能竞赛,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竞赛促进技能提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专业技能大赛,树立学习标杆。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开发虚拟仪器操作软件与远程教学平台,拓展学习渠道与方式,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与训练。采用模拟药厂生产环境,构建仿真实训车间,设立完整质量检测流程,强化规范操作意识与GMP理念,培养学生质量意识与职业素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校企合作深度推进,评价机制科学构建
深化校企合作是提升药物制剂质量检测技能培养质量关键举措。其一构建多元合作模式,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建立校企联盟,邀请制药企业质量部门专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明确技能培养目标与标准。推行订单式培养,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针对性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人才。实施引企入校战略,鼓励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或研发中心,共享设备资源与技术平台。开展引校进企活动,设立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定期赴企业参观学习,了解药品生产与质量控制全过程。其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能力。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部门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与课程建设。建立校企教师互派机制,促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与交流。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与认证考试,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建立教师技能考核制度,将实践能力作为教师评价重要指标。推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教师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责任。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客观评估技能掌握程度。改革考核方式,实施过程+结果评价模式,注重学生日常表现与学习过程考核。建立技能档案记录学生技能学习轨迹与成长历程。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邀请企业人员参与技能考核,提高评价公正性与权威性。开展职业资格认证,鼓励学生获取药物检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实施项目考核,通过完整项目完成情况评价综合能力。采用理论+实操考核方式,全面检验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引入企业真实质量检测任务作为考核内容,提高考核实用性与针对性。建立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机制,培养自我反思与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强质量监控,建立技能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就业情况与企业反馈,持续改进培养方案。建立校企联合教学督导团队,定期评估教学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制定技能培养标准与质量监控指标,实现技能培养全过程监控与管理。
结论:药物制剂质量检测技能培养是高职药学教育核心任务,需立足行业发展需求,系统分析当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通过技能标准融入教学设计、实践环节系统优化等方式提升培养质量。同时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科学评价机制,形成教学、实践、评价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提出药物制剂质量检测技能培养改革思路与策略,对推动高职药学教育改革创新,培养符合医药产业需求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实践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高职药学教育质量,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俏丽.注重实用技能培养的中职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改革分析[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学术研究论坛论文集(二).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2023:608-611.
[2]丛振娜,刘红梅.注重实用技能培养的中职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02):89.
[3]何思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方法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