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乒乓球教学现状及对策
程青松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二中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体教融合背景下乒乓球教学面临问题与发展对策。本文发现当前中学的乒乓球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等困境;体教融合政策为乒乓球教学带来全新机遇与变革方向;针对现状,文章提出构建科学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等创新路径与方法。通过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为推进体教融合背景下乒乓球教学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体教融合;乒乓球教学;现状分析
一、乒乓球教学现状困境与挑战
乒乓球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多数学校缺乏具备专业背景教师,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中学乒乓球专职教师比例不足体育教师较少且教师知识更新缓慢,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需求。教学设施条件制约教学质量提升,许多学校的乒乓球场地器材配备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未设置标准乒乓球场地,学生难以获得充分练习机会。再次,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内容陈旧,过分强调技术训练而忽视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评价体系单一,主要关注技能掌握程度,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与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学校乒乓球教学与竞技体育脱节未能有效衔接,造成人才培养断层。
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乒乓球课程时数偏少难以形成系统训练体系,影响技能掌握效果。最后,校园乒乓球文化氛围缺失,相关赛事活动组织不足,未能形成浓厚文化环境,限制乒乓球运动推广普及。这些问题制约乒乓球教学质量提升,亟需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寻求突破。家校协同不足也成为影响乒乓球教学效果重要因素,家长对乒乓球运动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上述困境与挑战相互交织,形成复杂问题网络,阻碍乒乓球教学健康发展,急需通过体教融合政策突破现有瓶颈,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全面提升乒乓球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体教融合政策机遇与变革
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强调以育人为本,以体促智,乒乓球教学不再局限于技能传授,更注重通过乒乓球运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团队精神与创新思维。再次,资源整合机制构建为乒乓球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与体育部门、专业俱乐部合作日益紧密,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互补,解决长期以来资源匮乏问题。此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带来乒乓球教学质量跃升契机,体教结合、训赛一体模式逐步确立,打通学校教学与专业训练通道,形成完整人才培养链条。同时,课程体系重构为乒乓球教学注入新活力,乒乓球特色课程建设加速推进,选项课、社团活动、校队训练有机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评价机制改革也为乒乓球教学带来积极影响,多元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乒乓球项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乒乓球教学地位。
竞赛体系的完善为乒乓球教学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校际联赛、区域赛事不断增加,学生参与机会显著增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也成为乒乓球教学变革重要方面,职称评定、培训机会向乒乓球专业教师倾斜,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社会力量参与为乒乓球教学带来多元支持,企业赞助、社会捐赠增加,为乒乓球教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上述的机遇与变革共同构成体教融合背景下乒乓球教学发展新格局,为破解现实困境提供可能,推动乒乓球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三、乒乓球教学创新路径与方法
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编制阶梯式乒乓球教学大纲,明确各学段教学重点与难点,确保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形成螺旋上升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成为关键突破,推行快乐乒乓理念,融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活力,引入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分析、智能设备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成为重要保障,推动学校与体育俱乐部、训练中心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邀请专业运动员、教练员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与示范课,提升教学专业性;完善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体系成为核心举措,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针对有潜力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提供针对性指导;健全多元评价机制成为发展助力,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进步与成长,引入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构成支撑体系,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与研修,提升专业素养,建立校本教研机制,促进教师间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解决实践问题;拓展课外活动与竞赛机会丰富实践途径,组织丰富多彩乒乓球文化活动,营造浓厚运动氛围建立校内联赛制度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积极参与校际比赛,增强学生竞技意识;强化家校协同完善外部支持,通过家长会、公开课等形式增进家长对乒乓球教学理解与支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乒乓球活动,形成教育合力;构建乒乓球特色课程体系提升教学品质,开发基础型、拓展型、提高型三类课程,满足不同学习阶段需求,实现全过程育人;开展项目化学习促进深度融合,围绕乒乓球运动设计综合性学习项目,实现学科知识与体育技能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高水平比赛场景,强化学生战术意识应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实现精准教学;建立乒乓球教学资源库共享优质资源,收集整理教学视频、案例、教案等资源,促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完善教学监测与改进机制保障教学质量,建立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案。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体教融合为乒乓球教学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也对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乒乓球教学面临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等多重困境,亟需通过构建科学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等措施破解发展难题。未来乒乓球教学应充分把握体教融合政策红利,整合多方资源,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完善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乒乓球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林锦标. 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小学乒乓球教学现状及对策[J]. 少男少女,2025,9(3):7-9. DOI:10.3969/j.issn.1004-7875.2025.03.004.
[2] 耿宇. 体教融合背景下山东省初中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22.
[3] 曹子敬,梁剑樵. 基于体教融合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体育画报,2023(2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