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传统文化,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厚实
王月静
黑龙江省铁力市教师进修学校152500
摘要:本文聚焦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问题,分析当前课堂文化底蕴不足现状,探讨教材资源深度挖掘与课堂活动有效设计两大策略。通过文本解读、情境创设、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恰当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提升语文课堂厚实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知识传授与文化传承双重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语文学科承载文化传承重任,小学阶段正值学生世界观形成关键期,适时渗透传统文化有助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与人文素养。然而现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仍存诸多不足,课堂文化底蕴尚显单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教材资源深度挖掘与课堂活动有效设计两大策略,旨在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构建底蕴深厚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传统文化渗透现状:小学语文课堂文化底蕴尚显不足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虽然重视传统文化渗透,但实际教学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教师对传统文化理解停留于表层,往往将古诗文背诵作为传统文化教学全部内容,忽视传统文化内涵挖掘;教学过程中重视文本解读技巧传授,轻视文化背景梳理,使学生无法建立完整文化认知体系;课堂教学片面注重知识点讲解,缺乏文化氛围营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对传统文化理解局限,难以深入挖掘教材蕴含文化精髓,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触及文化深层内涵。另外教学评价体系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文化素养培养,导致教师教学倾向应试,传统文化渗透沦为点缀。
而且传统文化渗透缺乏系统性规划,课程安排零散,未形成连贯体系。其一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编排不够科学,未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其二跨学科整合不足,传统文化教学局限于语文学科内部,未能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限制了学生全面理解传统文化机会。而且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渗透脱节,缺乏整体协同推进机制,课内外活动衔接不畅;家校合作不够深入,家长参与度低,未能形成教育合力,影响传统文化教育成效。同时学校资源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硬件设施与教学资料,限制了传统文化渗透深度与广度,难以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制约传统文化教育质量提升。
二、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小学语文教材资源深度挖掘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应挖掘古诗文、经典故事、名言警句等内容背后文化内涵;过程中需关注知识背景与智慧传承双重维度,使教学既具知识性又富人文魅力。传统故事教学不应局限于故事表层情节讲解,而须挖掘蕴含智慧精神与价值观念,让学生感悟传统美德;还要注重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引导学生在现代情境中体会传统智慧价值,实现古今贯通。教学方法上应打破传统讲授模式,采用情境创设、角色体验、问题探究等多元化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情感共鸣;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符号提取与拓展,通过一个故事挖掘传统文化整体脉络,构建系统化知识网络,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内在联系,形成完整文化认知体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课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层次挖掘策略展现传统智慧与创新精神。导入环节,教师应当展示象形文字演变图谱,引导学生了解汉字象形特点,感受中华文字智慧,激发学习兴趣。核心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曹冲聪明才智,还应当挖掘实验法思想,让学生明白古代科学思维方法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脉相承。结合课文情境,教师应当设计智慧大比拼活动,提出类似难题,让学生尝试解决方案,体验思考乐趣;同时引入曹操与曹冲父子故事背景,探讨东汉末年历史文化环境,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社会背景与人才培养理念。拓展环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搜集古代发明创造故事,如指南针、造纸术背后智慧,建立传统创新思维联系。教学结束后,组织小小发明家活动,鼓励学生运用生活材料解决简单问题,实现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融合,使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精神源泉。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活动有效设计
课堂活动设计是传统文化渗透关键环节,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情感体验特点,构建多元互动学习场景。传统故事素材蕴含深厚智慧,通过巧妙活动设计能够转化为生动教学资源;活动设计应突破单一文本解读模式,融入角色扮演、辩论讨论、情境模拟等多元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内涵。智慧故事教学尤应注重策略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发现古人思考问题方式与解决问题智慧,建立古今思维联系。活动组织过程应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感知故事情节,再理解人物行为,最后升华思想内涵,使学生获得全方位文化体验。教师应注重活动引导而非直接灌输,创设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传统智慧魅力。活动设计还应关注现实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智慧在现代生活应用,使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同时重视活动内化过程,通过讨论分享、成果展示等环节,促进学生将文化体验转化为内在认知,形成文化认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一课教学中,应当设计智谋博弈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传统智慧与策略思维。导入环节,教师应当用棋局对弈引入,让学生体验策略思考过程,建立与课文内容情感链接;核心教学中,设计赛马模拟活动,将全班分为齐威王方与田忌方,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手持代表上中下三等马纸牌,进行策略制定与对弈,亲身体验孙膑排兵布阵智慧。活动过程中,教师巧妙设置问题:“若对手了解你策略会如何应对?”引导学生思考策略变化可能性,培养灵活思维。教学深化阶段,组织古今智慧对话讨论,探讨田忌赛马策略与现代生活工作中资源合理配置关系,如何扬长避短实现最佳效果,使古代智慧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扩展环节,开展智慧传承人项目,让学生搜集齐国军事家孙膑其他军事谋略,如《孙膑兵法》典故,编制智慧宝典,深化战略思维理解。课后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班级管理、学习方法等方面应用策略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将传统智慧内化为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
结论:通过教材资源深度挖掘与课堂活动有效设计两大策略,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透能取得显著成效。教师文化素养提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文化素养提高。传统文化渗透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具厚实感与生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教学实践中,应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路径,构建系统化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使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沃土,为培养文化自信新时代青少年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云.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 2023.
[2] 连雪卿.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 2018(1):2.
[3] 周斌.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