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可持续建筑材料的性能分析

作者

王灿灿 张星河 陈海媛

身份证号码:370322198709261967 身份证号码:370321199107113316 身份证号码:370302198903014542

一、引言

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领域,面临着转型挑战。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存在资源过度消耗、能源浪费以及大量污染物排放等问题。可持续建筑材料以其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等特性,成为解决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深入分析可持续建筑材料的性能,对推动其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持续建筑材料性能分析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传统建筑材料如黏土砖、普通水泥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如黏土、石灰石等,且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物。同时,建筑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也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 “双碳” 目标和绿色建筑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可持续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2.2 研究意义

深入研究可持续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助于建筑行业准确了解各类材料的特性,为合理选择和应用材料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通过推广使用可持续建筑材料,可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对可持续建筑材料性能的研究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建筑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

三、常见可持续建筑材料类型

3.1 再生材料

再生材料是指利用建筑废弃物、工业废料等回收加工而成的材料。如再生骨料混凝土,将废弃混凝土、砖等破碎后作为骨料,替代天然砂石生产混凝土;再生砖,利用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制品 。

3.2 环保型材料

环保型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例如,水性涂料相较于传统溶剂型涂料,不含有机溶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量低,对室内空气质量友好;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 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可降低建筑能耗 。

3.3 可循环利用材料

可循环利用材料在建筑使用寿命结束后,能够被回收再加工利用。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可焊接性,在建筑拆除后可回炉重炼;木材经过适当处理后,可重复用于建筑结构或加工成其他木制品 。

3.4 生物基材料

生物基材料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如竹材,生长速度快,强度高,可替代木材用于建筑结构、装饰等;秸秆板材利用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成板材,具有质轻、保温、隔音等特点 。

四、可持续建筑材料的性能优势

4.1 物理性能

许多可持续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如再生骨料混凝土通过合理配比,可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封闭孔隙,降低导热系数;生物基材料中的秸秆板材因内部多孔结构,具备优异的保温性能,能有效减少建筑能耗。部分环保型材料如 Low-E 玻璃,在保证良好采光的同时,可阻挡热量传递,提升建筑室内热舒适性 。

4.2 化学性能

环保型材料在化学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水性涂料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不易老化、褪色。生物基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后,可增强其抗腐蚀、防虫蛀等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

4.3 力学性能

再生材料经过科学加工和优化配比,能够具备与传统材料相当甚至更优的力学性

能。如优质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指标可满足建筑结构设计要求;钢材作为可循环利用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能承受较大荷载 。

4.4 环保性能

可持续建筑材料从原料获取、生产加工到使用废弃的全生命周期,都体现出显著的环保优势。再生材料的使用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开采,降低了废弃物填埋处理压力;环保型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生物基材料利用可再生资源,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

五、可持续建筑材料现存问题

5.1 性能稳定性不足

部分可持续建筑材料由于生产工艺不成熟或原料质量不稳定,导致性能波动较大。例如,再生骨料因来源复杂,其粒径、级配、杂质含量等存在差异,影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一致性;生物基材料受原材料品质和加工工艺影响,在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方面存在不稳定现象 。

5.2 成本较高

可持续建筑材料在研发、生产和推广初期,由于技术投入大、生产规模小等原因,成本普遍高于传统材料。如新型环保型涂料的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导致产品价格偏高,限制了其市场应用 。

5.3 认知与应用不足

目前,市场和建筑行业对可持续建筑材料的认知度有限,部分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对其性能特点了解不深入,在项目设计和施工中仍习惯使用传统材料。同时,缺乏完善的应用标准和规范,使得可持续建筑材料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 。

六、可持续建筑材料的改进方向

6.1 优化生产工艺

加强对可持续建筑材料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改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材料性能的稳定性。如改进再生骨料的加工处理工艺,精确控制其粒径和级配;研发生物基材料的新型加工技术,提升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

6.2 降低成本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可持续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政府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生产和使用可持续建筑材料的企业给予补贴、税收优惠等,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

6.3 加强宣传与推广

通过举办研讨会、展览、培训等活动,加强对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宣传,提高市场和建筑行业对其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应用标准和规范,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指导和保障 。

七、结论

可持续建筑材料凭借其在物理、化学、力学和环保等方面的性能优势,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尽管目前存在性能稳定性不足、成本较高、认知与应用不足等问题,但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加强宣传推广等改进措施,结合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可持续建筑材料将在建筑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迅. 绿色建筑中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与可持续性评估探讨[J]. 建材发展导 向,2024,22(24):1-3. DOI:10.3969/j.issn.1672-1675.2024.24.001.

[2] 杨威. 土木建筑材料中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绿色材料分析[C]//建筑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4:1-5.

[3] 冯彦红. 绿色建筑材料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与性能分析[J]. 建筑与施工,2025,4(1):82-84. DOI:10.12417/2811-0528.25.01.040.